第11版:新媒体丨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报新媒体全方位报道辩论大赛
上周本报最受关注微新闻公布
“焦作女性”升至第十位
焦作地区政务微信排行榜
解决农民工欠薪 在拷问社会良知
关注小区私设地锁困局
落实扶贫政策不能“撒芝麻盐”
假慈悲
“美丽焦作随手拍”邀您记录精彩瞬间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 年11月1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今日话题】
关注小区私设地锁困局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如今,国内城市小区私设地锁现象比较常见,不少居民饱受私设地锁占车位的困扰。“小区停车位本来就不够用,私设地锁降低了车位使用率。”甘肃省兰州市居民王先生说,“大部分车辆都是早出晚归,白天小区里不少停车位是闲置的,但是装上地锁以后,这些闲置的车位就停不了车。另外,有的地锁还堵了消防通道,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小小地锁难管的背后,既有车辆增多、车位紧张的原因,也有相关部门监管不力、服务不到位的原因。对此,你怎么看?

  【观点1+1】

  @平常一个人015:私设地锁抢占停车位暴露了现在日益增多的汽车和停车位不足的矛盾,在当前居民购买小轿车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希望小区在规划建设时充分考虑停车位的问题,满足居民停车需求。

  @三七锦:私设地锁是一种霸道、自私、不文明的表现,是小区对公共车位管理不善导致的,应该引起足够重视,让公共停车位带给大家公平的便利。

  @雨中漫步2A:如果是业主在公共场所私设地锁,物业管理部门有权对其强制拆除,以维护全体业主的合法权益。如果是业主在自己购买的车位上设置地锁,只要不影响其他人的正常通行,物业部门就不应干涉,应尊重业主的车位专属使用权。

  @江苏日月江南:本来属于公众的小区停车位,因为地锁的存在而变成了个人私有,影响了公众停车,对于这种占公为私的现象,管理部门不能失声,应该采取果断措施,遏制这种行为。同时,物业部门也应想方设法增加停车位,解决居民停车难的问题。

  @龙腾四海112:私家车日益增多,车位自然紧张,而私设地锁,更是加剧了这种紧张。物业应该采取有效行动,将私设的地锁拆除,让资源得到最大化利用。

  @益昌人:小区居民私设地锁,使公共场所变成了私人的“自留地”,既浪费了公共资源,也存在安全隐患。对私自安装的地锁,物业和有关部门不能视而不见,应该加大力度进行治理,毫不留情地全部拆除,不给任何人留下空子可钻。

  @z531312762:锁住的虽是停车位,表现出的却是停车位紧张之困以及小区管理的不作为。小区公共停车位既然是大家共同享有,小区管理部门就应该积极宣传引导,让大家文明停车,充分发挥停车位的作用。同时,公共小区在建设规划时,行政审批部门应把停车位的规划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来审核批准,避免有房无车位的尴尬。

  @露丝独特:停车位不够用是实际问题,但私装地锁“圈地”有损公德。在公共停车位上随意设置地锁,不仅影响了正常通行,也给行人带来不便和危险,严重侵犯了公共利益,损人利己实不该。

  @苏懿谅谅谅:占车位现象屡见不鲜,小区管理人员应对此严加管控,对进出车辆和车位作好规划,尽量做到“位尽其用”。

  【下期话题】

  校内减负校外加

  在教育系统各种减负举措之后,很多学生的课业负担从课内转向课外,争先恐后地参加各种各样的培训班。超前学习、不讲原理、追求解题技巧……一些急功近利的培训机构迅速在全国做大。家长们则依旧焦虑感十足,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全家总动员,花钱花时间,不断卷入这种饥渴游戏当中,明知孩子不快乐,却又被绑缚在“战车”上动弹不得。对此,你怎么看?

  (参与热点话题讨论,请关注《焦作日报》官方微博:@焦作日报)

  本期栏目主持人 本报记者 王水涛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