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朋友侃车,往往能听到他们喜欢的车型、功能和服务等,但真到了买车时,他们未必选择侃车时所说的最喜欢的车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这种选择折射出我们大部分人的生活态度——选车如结婚,适合自己才是最好的。
经常关注汽车市场和销量的朋友会发现这样一个有趣的问题,卖得火的车型,往往不是最新最潮的款,而是那么几款中规中矩的“老面孔”。乍一看,这似乎有点不合常理,因为在当前中国汽车市场消费群体年轻化趋势明显的情况下,年轻的消费者占比越来越重,在年轻消费群体追求个性、时尚与自由的背景下,他们更应该选择时尚与个性的车型。但现实情况是,很多人选车时,无论是选择企业与品牌、做工与品质、配置与性能、空间与舒适、营销与服务等,往往首先选择没有明显短板的车型,然后才注重自身的喜好,尽可能满足自身个性化需求。
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笔者以为,在目前的消费水平下,我们身边大部分消费者购买汽车的初衷绝对不是为了玩或耍酷,纯粹玩车的群体毕竟是少数。因此,兼顾生活和工作,无疑是大部分消费者购车时必须要综合考虑的。从生活的角度考虑,虽然目前中国汽车消费群体年轻化趋势明显,但以“80后”“90后”为代表的年轻消费群体,绝大多数已经或即将结婚生子,同时中国人的家庭观念也相对较强,因此,在购车时,消费者更多地会综合考虑车辆的造型、空间、性能和安全等,同时也会从经济的角度去考虑新车价格、使用及售后成本、维修的便利性以及二手车保值率等。另外,无论是年轻的消费者还是年长的消费者,所购汽车依然是提升“面子”的重要工具,在兼顾实用与功能的同时,大家还注重汽车的品牌与个性。
综合考虑日常生活与工作的需求,我们在选车时,往往选择的并不一定是自己的最爱,而是各方面没有短板的车型,只有这样,才能较好地满足生活需求和“面子”需求。选车折射出车友的生活态度,由此我也想到了这样一种情况,消费者喜欢的车和最终购买的车很多时候并不一致。这就像我们的婚姻,你喜欢的人最终并不一定会成为你结婚的对象。
还是那句话,适合自己才是最好的。生活如此,购车也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