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新媒体丨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焦作日报手机客户端 年俗元素扉页图年味十足
本报官方微博粉丝突破30万
上周本报最受关注微新闻公布
焦作地区政务微信排行榜
本报新媒体服务景区获赞
学生抄袭 老师“连坐”
“体面回家”为“恐归族”作出示范
玩噱头的“补脑班”不足为信
“危整形”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 年1月2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体面回家”为“恐归族”作出示范

作者:□李世荣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1月22日,春运第10天。南京站候车室内,乘客们很忙,有的在梳头、有的在刮胡子、有的在敷面膜……这是新年要有新面貌的节奏吗?如果你单单这么想,那就太简单了。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一些务工人员说要体面地回家,主要是不想让家人看到他们在外艰辛的样子。

  (据《现代快报》)

  应该说,这些务工人员从事的工作并不是那么体面,活得也不是那么风光,可在远方的家和亲情的召唤下,他们不仅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回家,而且在返乡之前还不忘把自己收拾得周周整整、精神抖擞,以体面的仪表回家,这种抹掉在外打拼“辛苦感”、不让家人心疼的良苦用心令人动容,其背后透露出的自信和“有钱没钱回家过年”的执着更值得称道。

  一段时间以来,很多人特别是中青年务工人员都把找了个什么体面的工作、赚了多少钱、混得有多风光作为衡量在外打拼是否成功的标准,如果没有实现这些“小目标”,就会觉得脸上无光,没法向家人和乡亲们交代,不敢也羞于回家,在这种“失败”的焦虑和压力催生下,“恐归”成了很多人无奈的选择,即便是春节阖家团圆这么重要的日子,不少人都选择了逃避,使喜庆的春节染上了一丝悲凉的气氛,也给家人增添了更多的担忧和牵挂。

  现在,这些工作并不体面的务工人员却以体面的方式回家,其实是在告诉我们家和亲情才是最可贵的,在家和亲情面前,面子、身份都不值一提,也都阻挡不了他们回家的路,这种守望家和亲情的信念和执着,可以说给“恐归族”上了很生动的一课,也为“恐归”的人们作出了很好的示范。

  实际上,春节回家,只有一个理由,就是全家团聚在一起,你混得好不好,家人其实一点不在意。换言之,家人并不是要你衣锦还乡,而是希望你平安回家、与家人团圆,只要你回家了,对家人来说就是最大的安慰,也是最好的礼物。如果我们不顾家人的期盼和阖家团圆的幸福,只在意自己的感受,甚至把成功与否作为自己回不回家过年的理由,不仅是对自己生活、命运的绑架,也是一种自卑和残忍的表现,更是对家人不公、对长辈不孝,也说明你的“恐归”不过是一个可怜、自私的注脚罢了。

  家是我们的根,也是我们每一个人的避风港。当你回家过年和家人团圆时,你在外打拼所有的艰辛、心酸和委屈都会化为乌有,围绕你的是满满的亲情和幸福。因此,笔者希望每一个在外务工的人都应该意识到,无论你在外面是否体面,家人都在期盼你的归来。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