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后上班第二天,一份“奇葩证明”在网上热传。2月3日,有一位农业银行储户在湖北恩施鹤峰支行兑换残损人民币时,被要求开具“不是人为故意损坏”的证明。之后,鹤峰容美派出所还真出具了一份“证明”,但内容却出人意料:请不要随意让储户来派出所开具“奇葩证明”,并称将通过媒体进行宣传,向广大群众普及相关法律知识;兑换残缺、污损人民币原本就是银行应无偿办理的业务,“愿你单位端正态度,不要让老百姓多跑路、跑瞎路”。对此,你怎么看?
【观点1+1】
@露丝独特:开具“奇葩证明”的过程,不仅给办事的老百姓带来了很多麻烦,也让开证明的单位不胜其烦,“奇葩证明”不断涌现,表面看是工作方法问题,实质是相关工作人员群众意识淡漠、服务宗旨缺失。
@不知潇湘在何处:兑换残缺、污损人民币本就是银行无偿办理的业务,可银行却要求储户开具“奇葩证明”,看似是银行工作人员对业务生疏,实则是银行工作作风慵懒,缺乏为民服务的意识。派出所开具的“证明”不仅直击银行的要害,也给银行提了一个醒,希望其他类似的单位转变不良的工作作风,踏踏实实为群众服务。
@单建华江苏:“奇葩证明”的出现不是一天两天了,其根源是一些职能部门权力的傲慢和缺乏必要的监督。一些本该履行的义务却变着法子折腾群众。对于这样的行为必须严惩和追责,唯如此,才能让“奇葩证明”不再出现。
@万里箐空:为人民服务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只有“服务跟着群众走”,才不会被群众抛弃,被时代淘汰,银行业同样如此。必须承认,由派出所开出的这份“证明”着实够精彩,直击要害,值得我们为其喝彩。
@江苏日月江南:派出所的这份“证明”,充满了智慧,一方面普及了兑换残缺、污损人民币的相关知识,一方面也教育了相关的银行机构,但愿这样的“证明”能够唤醒一些单位为民办实事的服务意识。
@清静晓梅:派出所给银行“差评”,为其做法点赞,银行之所以要求开具“奇葩证明”,说明了银行工作人员服务意识淡薄、业务水平不高,该行应深刻汲取教训,不断提升服务水平。
@风开季节:所谓的“奇葩证明”,反映出相关部门不作为、乱作为以及害怕承担责任。说到底,是一种不尊重老百姓的体现。而派出所开具的这份“证明”,就狠狠“打”了相关部门一记耳光,希望能够唤醒他们真正为人民服务的意识。
@卯日星官957:这份“证明”写得好。依法依规、有理有据,充满正气、直击要害。无情地鞭挞了那些不作为、乱作为的行径。不仅是对“奇葩证明”的正义斥责,更是推动工作作风转变的“督促书”。这样的“证明”虽不多见,但足以清风荡浊,令人耳目一新,为之欢欣鼓舞。
【下期话题】
中国诗词路在何方
在刚刚过去的这个春节里,《中华诗词大会》也许是最火的电视节目之一。在这个节目中,不仅一些诗书满腹的诗词达人走红,而且也引起了人们对中国诗词的追捧和喜爱。但是,也有家长质疑:为什么高考只占6分的中国诗词默写,却要学生花那么多的时间去背?对此,你怎么看?
(参与热点话题讨论,请关注《焦作日报》官方微博:@焦作日报)
本期栏目主持人 本报记者 王水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