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学习实践 上一版3  4下一版
激活农业农村发展动力
新阶段“三农”工作的新主线
强农政策不动摇 财政支农添实招
脱贫攻坚补短板:今年1000万人要脱贫
面朝农村 春暖花开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要为农村增绿作贡献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 年2月1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面朝农村 春暖花开
□王立彬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让农村成为引人入胜的天地、农业成为令人向往的产业、农民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对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央农办负责同志解读的这段话引起城乡群众共鸣。随着信息化、后工业化时代到来,特别是生态文明深入人心,抓新产业新业态,让农村再来一次“异军突起”,实现“面朝农村、春暖花开”,正逢其时。

  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加快,农村的绿水青山、田园风光、乡土文化、土特产品吸引力越来越大。绿水青山欣赏之余,还需呵护;田园风光享受之外,更要建设;乡土文化并非只是展品,还要保护开发;土特产品不只是消费对象,仍需设计创新。这都需要政策、资金、人才。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拓展农业产业链价值链,并在用地、融资、人才等方面作出一系列政策安排。这无疑将使新产业新业态成为农业农村发展新的增长点,成为农民持续较快增收新的动力源。

  在农村再来一次“异军突起”,要像当年抓乡镇企业一样抓新产业新业态。改革开放之初,作为亿万农民的伟大创造,乡镇企业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出人意料地“异军突起”,不是“审批”出来的,而是在于供给侧接需求侧的“地气”,直面市场需求,接受市场调节。

  政府要抓好新产业、新业态,需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要勇担责任、干好该干的事,不能以“市场”之名行“甩手”之实。

  土地是“三农”问题核心。从项目落地到抵押融资,一大关键是土地。政府相关部门要按中央决策部署及时研究突出问题,支持地方在坚持宪法底线的前提下大胆探索、大胆创新,扶持依托农村农业资源的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养生养老、创意农业、农耕体验、乡村手工艺等新产业新业态。

  只要尊重市场规律、尊重农民意愿、尊重基层首创精神,农村可以建设成人人向往的热土,第一产业可以发展成依靠自然、天人合一、绿色发展、生态文明的支柱性产业。“面朝农村、春暖花开”的诗意景象一定能够实现。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