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城市瞭望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向光荣的城市管理工作者致敬
孙树军:二十七年干好一件事
蔡保卫:风雨无阻美化城市环境
和大千:选择城管就是选择奉献
郑小叶:干工作要对得起良心
崔斌:为城市清洁无私奉献
李喜全:用真心与商贩交朋友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 年5月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蔡保卫:风雨无阻美化城市环境

作者: 本报记者 张 冬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蔡保卫在往垃圾车内倾倒垃圾。 本部记者 张 冬 摄
 
   

  4月28日不到5时,蔡保卫就骑着车子出门了,到我市文昌路、解放路、建设路等路段察看一番后,他才来到工作单位——马村区城管局,这时才刚刚7时。

  作为清扫大队队长,蔡保卫不必像其他环卫工人那样,抄着扫帚、推着保洁车做清扫工作,他的主要工作是监督。在每天的监督过程中,他要巡查马村区的各条主干道、支路以及背街小巷,及时处理发现的问题。这样的巡查,蔡保卫每天上、下午各进行一次,每次都要花费两个小时左右。

  最早,蔡保卫也是一名环卫工人,1990年到马村区城管局工作后,他就在马路上挥舞起扫帚,用自己的力量美化城市的环境。这些年在马路上工作,也使他见证了城市的发展与变迁。

  “我刚参加工作时,马村区城区范围还没有这么大,也没有多少环卫工人,工作虽然辛苦,但心里还是轻松的。”蔡保卫说,“后来随着城区规模逐渐扩大,城市垃圾随之增多,环卫工人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蔡保卫一边带着记者上路巡查,一边介绍马村区清扫保洁工作的重点和特点:“环卫工作的难点部位在于路边的草丛和隔离带下的垃圾清扫,草丛中的垃圾清理起来很费劲儿,而隔离带下的灰尘不容易清扫干净。我每天巡查主要检查这些地方,遇到没清理干净的,就招呼附近的环卫工人清理,有时候我也自己去清理。”

  在文昌路,蔡保卫遇到了两个正在进行保洁的环卫工人,他上前询问了他们当天的清扫保洁工作情况后,和他们商量了一下次日区领导检查“四城联创”工作前的清扫工作。“我也曾经长期工作在环卫一线,知道清扫工作的辛苦。虽然现在是管理人员,但绝不能脱离一线人员,凡事都和一线人员多商量多沟通。”蔡保卫说。

  近年来,随着环卫机械化作业的推广,马村区城管局环卫作业模式发生了一些改变,以往环卫工人的主要工作是清扫,现在的任务逐渐向保洁转变。蔡保卫也把环卫工人向背街小巷进行分配,使以往更容易脏乱的背街小巷焕然一新。

  在做好城区日常道路保洁工作的基础上,在各类环境卫生集中整治、重大活动环境卫生保障工作中,蔡保卫都发扬带头作用,带领该区200多名环卫工人对城区主次干道进行大规模、地毯式的清扫。为了不使连夜清扫出来的垃圾影响白天的市容,他更是通宵作业,连夜清理。

  从每天手拿扫帚清扫路面到骑着车监督巡查,从环卫工人到清扫队长,蔡保卫并未感觉自己的身份有太大变化——工作地点依然是道路,依然早出晚归,依然是风里来雨里去,日复一日,不论刮风下雨、酷暑寒冬,他都会和环卫工人一样,清晨就离开家,到城区各条道路上走走看看,从未间断。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