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都市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我省农村贫困人口收到医疗“大礼包”
今日有阵雨或雷阵雨
和毅:诚心化解千千结
任建军:真情付出为群众
高温时段少外出 饮食清淡少油腻
焦作日报天天读
图片新闻
千人假面来相亲
公 告
招聘启事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 年5月2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和毅:诚心化解千千结
本报记者 张 蕊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和毅(右)在向征迁群众了解情况。
  本报记者 张 蕊 摄
 
   

  采访之前,记者在解放区文体局驻西王褚村征迁工作人员和毅的微信群里看到这样一张照片:她与同事坐在征迁群众家门前的石墩上,静静地等待征迁群众回家。和毅在微信里写道:“这种等候也是目前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

  在西王褚村,记者见到了和毅。和毅说,等待和倾听都很重要,在征迁工作中,就是要将心比心,当好听众,了解群众实际困难,尽力帮助群众解决困难,这样才能叩开群众的心扉。

  2016年12月7日,解放区文体局6名征迁工作人员提前进驻西王褚村,分包60户群众的征迁安置工作。从进驻那天起,征迁工作人员的生活中就没有了白天和黑夜,没有了周末和节假日。走家串户、宣讲政策、了解情况、分析问题……征迁工作队每天早上和下午都要召开例会,有特殊情况随时协调解决,大家一起帮助征迁群众解决困难、打开心结,收获了理解和支持。截至目前,该局分包的征迁户已有53户签订征迁协议、42户拆除房屋。

  西王褚村有一户征迁群众,刚开始情绪比较大,和毅与其他征迁工作人员根本进不了家门。去了几次之后,该户主才让进门,但仍情绪激动、说话难听。和毅不急不躁认真倾听,详细了解其家里的情况。原来这户征迁群众家庭困难,夫妻双方老人都有病。和毅说:“这样的家庭,难免有顾虑,我也非常理解。”于是,和毅就与西王褚村委会结合,依据规定帮助这户征迁群众家里的老人办理了最低生活保障,为孩子上学争取到了优惠政策。后顾之忧解除后,这户征迁群众在5月上旬签订了征迁协议。

  村里有一位老人,其家里人多,意见不统一,老人不想离开祖宅,因为这毕竟是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和毅得知情况后,就一趟趟到老人家里讲搬迁政策,讲南水北调绿化带建设给城市带来的好处。老人觉悟高,不仅同意签订征迁协议,还帮着征迁工作人员给子女做工作。

  在征迁工作中,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每家每户情况不同,困难也不一样,和毅总是认真倾听、用心解决。每户征迁群众搬家,和毅都会带着征迁工作人员,到征迁群众家里帮助擦拭灰尘、收拾东西、搬运物品。和毅患有腰椎间盘突出,可她总是冲在前面,经常弄得灰头土脸的。

  前段时间,和毅的父亲突发脑梗住院抢救。此时正是征迁工作的关键时刻,为了不影响工作,和毅和家人商量后,她白天在村里工作,晚上去医院陪护;有时白天实在太累了,其爱人就替她去医院陪护。和毅说,南水北调绿化带征迁是一项重点工程,分包部门的同志和村干部都非常努力。越是关键时刻,征迁工作人员越要冲得上、带好头,为征迁群众排忧解难,为全市发展大局作贡献。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