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文化焦作 上一版3  4下一版
让红色文化“新”起来
雕塑作品就是雕塑人生
沁阳市柏香镇 发现明代中期重修成汤庙碑
摄影 佳作
图片新闻
崔凯杰:传承竹艺 留住乡愁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 年6月3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雕塑作品就是雕塑人生
——记我市雕塑家石生河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图为石生河在创作王忠殿烈士雕像。
  本报记者 焦 娇 摄
 
   

  本报记者 焦 娇

  从宁死不屈、慷慨牺牲的“狼牙山五壮士”之一的宋学义雕像,到用身体挡住敌人碉堡爆破筒的王忠殿雕像;从中国“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雕像,到悉心侍奉亡妻家人几十年、感动中国的谢延信雕像……他用手中的雕塑刀,表达着对英雄和模范的敬仰之情。他说:“雕塑作品就是在雕塑人生,一路雕塑,一路修行。”

  他就是石生河。6月6日,当记者来到他的工作室时,一尊头戴军帽、眼睛凝视远方的烈士雕像吸引了记者的目光。

  “这就是王忠殿,一个地地道道的焦作人。”石生河说,“1962年,王忠殿参加我国对印自卫反击战西线作战,用身体挡住敌人碉堡的爆破筒,最终壮烈牺牲。”说起眼前的这位烈士,他的眼中充满了敬意。

  1962年出生于焦作中站区的石生河,打从记事起就常看教美术的舅舅画画。看着看着,他就爱上了画画。

  “那时候穷,没钱买纸和笔,我就用家里烧的木炭做成笔,利用一切空白地方去画,地上、墙上、课本上,哪都能画。”石生河笑着说,“有一次,给邻居画肖像画得入迷了,把饭都烧煳了,为此还挨揍了呢!”凭着一腔热情,石生河成了中站区的绘画小明星。

  1979年冬,17岁的石生河应征入伍。在19年的军旅生涯中,他遇到了两位贵人:画家钟宜榴、雕塑家朱维精。跟着钟宜榴,他学习了油画、版画、国画,而从朱维精那里,则找到了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雕塑。

  1989的一天,在部队举办的一个展览上,一尊一只手托着一个孩子的雕塑作品吸引了石生河的目光。只是简单的一个雕塑,却浓缩了解放军战士在抗洪救灾中英勇无畏、大爱无垠的短暂瞬间。“这大概就是雕塑的魅力吧!”石生河默默在心里记下了这尊雕塑作品设计者的名字——朱维精。之后,经多方打听,他找到了朱维精,开始跟其学习雕塑。因为有着绘画功底,石生河学得很顺利,并很快掌握了雕塑设计创作的基本知识。

  “绘画是雕塑的基础,只有先画好画,才能更好把握事物的结构,制作出更好的雕塑作品。”石生河说,“绘画是在二维平面上塑造艺术形象从而表达情感的艺术,雕塑则是在三维空间进行立体造型,它是一个城市、一个国家乃至一个时代的标志,可达到与观众交流思想和情感的目的。”

  1998年,石生河从部队转业进入市烈士陵园工作。为了做好陵园的宣传工作,陵园负责人给石生河下达了一个任务,让他设计一尊1.1米高的王忠殿烈士雕像。

  “当年,为了培养我,单位把我送到中国美术学院进修一年。”石生河回忆,因为任务重、时间紧,为了能汲取精华,他没日没夜地努力学习。在进修期间,石生河就已经开始设计王忠殿烈士的雕像了,遇到难点,他就向老师们请教。

  石生河告诉记者,在中国美术学院学习的一年中,他学到的不仅是雕塑理论与技法,还有做人的道理。“雕塑就是做人,要先做人,才能做好雕塑,因为雕塑反映的是雕塑者的内心。”他说。

  梁思成先生云:“艺术之始,雕塑为先。”“雕塑是人将情感和创意融于各种材质、赋予它们生命和灵气、给人以感官享受与思想启迪的艺术品。”石生河说,“因此,设计、制作雕塑需从整体着眼,从细节入手,将精神与形体融为一体,这样的作品才会有血有肉。”

  2000年7月,石生河进修结束,跟他一起回来的还有那尊王忠殿烈士的雕像。2015年后,市烈士陵园对原来的烈士纪念馆进行了改造,将西侧改为烈士事迹陈列馆,东侧改为太行第八分区纪念馆。改造后的烈士事迹陈列馆内,按照设计需求,需要将原来的王忠殿烈士的雕像缩小到一定比例,这个任务非石生河莫属。

  “15年了,王忠殿烈士的事迹我熟络于心,有时做梦都会梦见他的模样。”石生河说。带着对烈士的无比崇敬,他再次操刀。这一次,他决心做一尊最好、最真实的王忠殿烈士雕像,不留一丝遗憾。

  记者跟随着石生河的目光,望向工作室正中心那尊快要完成的王忠殿烈士雕像,那里面不仅有他对英雄的怀念与崇敬之情,还饱含着他对雕塑事业的那一片赤诚之心。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