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杜 笠
总投资35亿元的中原路、东海大道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从受理到批复仅用5天时间;总投资93亿元的南水北调绿化带区域13个城中村改造项目立项,仅用一天批复……关键时刻,她总是勇于担当,带领全科同志打赢一场又一场攻坚战,为一批重大项目早日开工夯实了基础。她就是市行政服务中心发改委窗口行政事项服务二科科长丛金梅。
说到丛金梅,同事们都称她是一个把工作当使命的人。她业务精通,面对项目单位人员的咨询,能够耐心细致地回答,做到“一口清”。近3年来,经她手审批的600多个项目均做到依法依规、即时办结,实现了零投诉。
“对工作不仅要有责任心,还要有胜任工作的能力。”丛金梅说。为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她每天都要挤出时间学习国家有关政策和上级文件精神,坚持日读10页书、月记万字文,并把所学知识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逐渐成为业务能手。
经济发展离不开项目投资。丛金梅所在的行政事项服务二科负责市政府投资项目审批工作,如何谋划项目?如何规范管理项目?如何优化项目审批程序?是她经常思考的问题。她把国家政策与焦作实际结合起来,在领导和同事们的支持帮助下,牵头起草了《焦作市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参与拟定了《焦作市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焦作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产业集群发展的意见》《焦作市产业集群发展情况报告》《焦作市政府投资项目并联审批实施办法》《焦作市建设工程项目优化审批流程试行方案》等重要政策文件,为市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依据。
我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项目审批仍存在事项多、程序多、前置条件多、中间环节多、效率低等问题,严重影响了项目落地开工。对此,丛金梅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一直在琢磨解决问题的办法。在上级领导的点拨、指导下,在同事们的大力帮助下,她经过深入调研,大胆提出了在我市试行模拟审批的建议,以解决一旦项目前置条件不完善,后置审批就无法开展的问题。
为推进模拟审批工作,2016年4月,在市发改委领导的带领下,丛金梅等人先后到驻马店、平顶山、南京、常熟、宁波、绍兴、徐州等地考察学习模拟审批的经验做法,回焦后共同起草了《关于在行政审批方面试行模拟审批的建议》,受到了市政府主要领导的表扬。
了解发改部门工作的人都知道,争取政策性资金及银行贷款必须争分夺秒。为多争取上级资金,助力我市项目建设,丛金梅立足岗位,不断创新服务方式,除提供上门服务、预约服务外,还对拟争取政策性银行贷款支持的十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民生项目、房地产项目实行特事特办、急事急办,最大限度地为项目早日开工建设创造条件。
2015年3月的一天下午,某公司负责人匆匆来到市行政服务中心发改委窗口,说必须在第二天向中国银行河南省分行提交项目核准变更文件,否则3亿元的贷款就泡汤了。丛金梅在详细了解情况后,首先一次性告知变更项目核准手续的程序以及所需的申报材料,然后带领科室人员连夜加班审查项目申请报告及各种附件,于次日2时将批复文件送到某公司负责人手中,使该公司顺利办理了银行贷款手续。
今年年初,市政府对中原路、东海大道、苏蔺水厂等十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制订了具体的实施方案,明确了时间节点,要求上半年开工建设。为打好超前服务牌,丛金梅从项目立项辅导、初步设计论证到组件报批全程跟踪指导,并打破原来“申报材料齐全且符合法定要求后再受理”的传统审批模式,实行“容缺审批”,大大简化了审批流程,推动了行政审批提速增效,为十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按时开工建设创造了条件。
记者手记
透明的玻璃窗、热情的笑脸、认真细致的解答……如今,群众到市行政服务中心发改委窗口办事,都能感受到一丝暖意,感受到高效便捷的服务。在这里,丛金梅和她的同事们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力求让每一个项目审批都进入“快车道”。
不干则已,要干就要干好。多年来,丛金梅坚持这样的工作信条,严谨认真,恪尽职守,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