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党报心 怀川情 上一版3  4下一版
把握时代脉搏 彰显新闻力量
讲述老照片背后的故事
我从这里飞翔
科室风采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 年7月2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讲述老照片背后的故事
——访焦作日报社老报人卢好勇
作者: 本报记者 孙阎河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卢好勇。 (本报资料照片)
 
   

  与卢好勇的话题是从一张老黑白照片说起的。这张照片的底色已经有些泛黄,上方有一道明显的折痕,下方还有一小片水渍,四个角已经被裁剪掉了,像是从老式的相框中取下来的;照片是一张合影,上面有17个人,全都穿着朴素,照片右边的柱子上还贴着标语:“消灭差错是我们的政治任务。”

  今年78岁,却依然精神矍铄的卢好勇一手拿着香烟,一手扶了扶眼镜,指着茶几上这张老黑白照片里一个梳着偏分发型的年轻人说:“这个就是我。那时候年轻得很,只有十八九岁,领导见了都会拍着我的肩膀,喊我小卢。精神着哩!哈哈!”他边说,边开心地大笑起来。

  卢好勇是如今为数不多、依然健在的《焦作日报》创刊时的老报人之一。1957年7月2日,《焦作日报》创刊号出版发行。之后没多久,当时刚从焦作唯一的一所中学“焦作中学”毕业没多久的卢好勇就到了焦作日报社上班。那时的他,年轻好学、精力旺盛,被领导安排在办公室当通讯员。

  “说是通讯员,可不仅仅是打扫卫生、送信送报这么简单。当时的焦作日报社人员少,办公室就两三个人,主任叫甄延岭,据悉现在也不在了。我除了干好通讯员的工作外,还负责给报社食堂买菜、开小卖部、收发信件、登记来稿,有时候早晨四五时要到市印刷厂带印好的《焦作日报》,有四五千份,捆绑到我那辆老式的28自行车上,送到邮电局代办发行。之后,再回到报社将当日的《焦作日报》张贴在报栏上,等领导进行评报。现在想想,还是很辛苦的。不过,当时年轻,没觉得累。”说起刚参加工作时的场景,卢好勇眼神中始终有一种深深的眷恋。很快,卢好勇话锋一转,又自豪地说:“那时候,《焦作日报》一版头条都需要时任焦作市委书记审稿签发。因为我是通讯员,所以报社领导经常让我带着一版要闻稿去找市委书记审稿。市委书记去哪儿,我就经常跟到哪儿。很多市领导不仅认识我,各个局的领导也大多数认识我,只要一说是报社的小卢,领导身边的人没人敢拦我。一次,当时的焦作市艺新影剧院刚刚盖好,庆典的时候,市里邀请当时著名的京剧演员来焦演出,火爆得很,很多人都想进去看戏,可就是进不去。恰好那一天需要审稿,我要进去找领导,一个年轻的女服务员不让进,我偏要进。为这,我们两个人还发生了争执。后来,剧院的经理从楼上下来一看是我,就拍着我的肩膀说:“‘是小卢呀,进吧,进吧。’服务员当时就愣了。哈哈,你知道吗,那个服务员就是我现在的老伴。”说到这里,卢好勇又大笑了起来。

  随后,卢好勇又拿出几张老照片,既有《焦作日报》创刊时老报人的合影照,又有《焦作日报》复刊时全体人员与市委领导的集体照,还有《焦作日报》复刊后几位重回报社工作的老报人合影,每一张都弥足珍贵。而卢好勇一张张地讲解这些老照片背后的故事,既有辛酸,也有幸福,更多的是作为一名老报人的满足。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