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的无人超市落户杭州、李彦宏乘坐无人驾驶汽车行驶在北京五环、随处可见的无人售货机……有人认为,科技进步把普通人的饭碗踢飞了;还有人认为,与劳动力“过剩”截然相反的是,人才处于极度“紧缺”状态,特别是高层次、专业技能型人才。上述的“过剩”与“紧缺”都指向同一个客体——人,这对矛盾背后的原因很复杂,但折射出了高校教育体制和人才培养观念的滞后,值得我们深思。对于“无人”大潮,你怎么看?
【观点1+1】
@zjtlove:我们所有人都面临着时代的快速变改。从今天开始,“变革”自己,科技发展如此之快,只有加快“变革”步伐,才能在时代浪潮中稳步前行!
@单建华江苏:“无人”大潮的来临是社会的进步,是把人们从技术含量不高的劳动中解放出来,从而去做更有意义、更有创造性的工作。对此,我们不必过分担心,每一次科技进步都将对人类产生深远影响,我们只需去适应它。
@晓平王:这是未来城市的一个趋势,很多以前想不到的东西现在都变成了现实,许多行业和工作岗位,必然会受到冲击,未来的“无人产业”不会只有超市,一定还会出现在更多领域,“无人技术”将如何被运用,值得我们关注,许多投资机会也会应运而生。
@南蛮小王爷125:“无人”大潮的背后是有人欢喜有人忧,欢喜可以理解,忧就不必了。我们应该趁“无人”大潮尚未席卷全社会之际,抢占先机,争当“无人”大潮的弄潮儿。
@清静晓梅:随着科技的进步,人工智能将会在一定程度上代替人类。人们要学会适应,要想不丢饭碗,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使自己能力超群,才会有工作岗位。
@kellykeron:所谓的“无人”大潮,其实是相对的,它淘汰了一般的人,而社会对真正的人才极其渴求。要适应这样的时代变化,除了教育理念需要更新外,我们自己也要有危机意识,积极提升自我素质,努力掌握新技能。否则,后果会很严重。
@邵武古山何氏:事在人为吧!新科技总是为人类服务的。“无人”大潮把人们从相应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这是好事,我们可以抽出时间做其他更有意义的事情。其实,操作机器的还是人类,机器只是我们的工具。
@小帅哥Peterwang:如果一切都智能化了,那么,人们的生活还有什么意义?我在高中的哲学课上学过,劳动是人的一种需求,不仅是为了挣钱,更为了体现自身的价值。
@刚柔v:不能让科技力量破坏社会和谐。试想,如果科技力量承担了普通人的劳动,那么许多人就会面临失业,就会给社会带来不安定因素。这也给科技部门一个警示,应引导社会力量多研制一些超越人类能力的产品,从而达到“人机互补”的目的。
【下期话题】
“租房落户”
郑州、济南、扬州等城市近期推出或者计划推出“租房可落户”政策。在郑州,租赁者参加城镇职工社会保险满2年,租房即可落户;扬州要求租赁者拥有稳定就业,并且不间断缴纳城镇职工社会保险满5年;在济南,租赁者除了要有合法稳定的租赁住房外,还要有合法稳定的就业,并且按规定参加该市城镇职工社会保险满2年。对于如何落实“租购同权”,你有什么看法?
(参与热点话题讨论,请关注《焦作日报》官方微博:@焦作日报)
本期栏目主持人 本报记者 郭 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