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纪念《焦作日报》创刊60周年的喜庆日子里,又一件大事将载入焦作日报社的史册:
7月27日上午,全体党员汇聚报社七楼会议室,焦作日报社党委换届选举,王爱军当选为新一届党委书记,李弘当选为党委副书记,杨双喜、贾随保、吴长青当选为党委委员。
在此一年前,焦作日报社举行党支部换届选举,9个党支部实现了书记、副书记、组织委员、宣传委员、纪检委员的配备。
《焦作日报》创刊60周年来,尤其是复刊34周年来,焦作日报社始终以党建工作为引领,完善制度管理,加强精细化管理,在提高规范化管理水平上迈出了坚实步伐。
报社坚持和完善采编校人员的日考核制度,深化采编绩效考核工资改革,出台《报纸版面差错处罚办法》,由考评策划部组织有关人员对采编人员每天的工作业绩进行日考评、月考核,“今日评报”坚持天天通报公示考评结果,并通过“周点评”“月点评”奖优罚劣,营造了一个创先争优的良好工作氛围。
在内部管理上,报社精准制定有关制度,出台了《关于职称评审和聘任工作的规定》《关于规范管理焦作日报地方版的意见》等文件,保证了报社各项工作都能够讲纪律、守规矩、有章可循。
围绕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宣传主题活动,报社每周都召开一次党委会、一次中层干部例会和一次周策划会,每月召开一次采编大会,专题安排部署新闻宣传工作,统一思想,明确任务,落实责任。
不断创新报社干部职工的培训方式,逐步由大培训向专业性、实用性转型。除了坚持举办《焦作日报》《焦作晚报》采编人员常态化培训外,还以立足岗位为主,以实战系统化培训为目标,组织选派采编人员、印刷人员、广告人员和管理人员到北京、广州等地进行业务培训和学习,精准提升报社全体人员整体业务能力和专业水平。
除了做到纲举目张,报社党委工作部和行政办公室(即“两办”)作为报社党务工作综合管理部门,在做好上情下达、下情上报等信息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面对工作的临时性、复杂性、突出性特点,“两办”牢固树立“办报无小事”的观念,积极疏通与各个部门的联系通道,对每个部门、每个环节的工作做到丝丝入扣。
其实,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报业的发展。而在提高报社经济效益、开源节流上,报社财务管理中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财务管理中心作为报社管理的核心,无论在日常的运营管理,还是资本运作等重要项目的实施,都离不开财务部门。财务管理中心就像一条主线,把报社所有的经营部门连接在一起。为了进一步深化、细化财务管理体系,财务管理中心将日报采编、晚报采编、发行中心、传媒经济部等八个预算管理部门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并每月向报社党委上报预算管理报表,做到指标分解、归口管理、动态控制、刚性考核,不断提升报社财务管理效率。
同时,为切实加强单位财务支出管理,加大各部门在资金使用过程中合理性、合法性的监督力度,确保资金运行规范有序,财务管理中心将财务支出细化为费用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其中,对费用性支出建立了会审联签制度,进一步明确其各环节权利和责任,确保该项业务的真实性和合法性。此外,财务管理中心还设计编制了能自动计提各经营部门的经营费、自动检查目标完成进度、自动汇总行业数据的《经营目标完成进度月报表》,一表多用,账表合一,大大减轻了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从而完善并理顺了目标考核体系。
如果说财务管理中心为报社持续不断的发展保驾护航,那么物业管理部在其中的作用也不容小觑。
2011年10月1日,对焦作日报社全体员工来说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日子。因为在这一天,焦作日报社告别了山阳路56号的旧址,实现了整体搬迁,正式入驻人民路890号报业·国贸大厦。在搬入报业·国贸大厦之际,报社首次成立了物业管理部。为了营造良好的办公环境和工作秩序,物业管理部提前介入,为每一位员工配发了新桌椅,对大楼的消防设施、卫生间、开水间等配套设施进行完善,使办公大楼的管理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
从环境卫生到消防安全,从设施维护到安全防范,从水电维修到中央空调制冷、供暖等,物业管理部的工作牵扯方方面面,每年大大小小的维修保养有数百起。去年11月底,报社刚开始供暖,地下室回水管发生崩裂,水流满地。发现问题后,物业管理部积极展开维修,仅用两天时间就将崩裂的管道修好,确保了供暖安全稳定。今年夏季酷暑高温,报社中央空调因连续运转,经常发生故障。为保障报社全体员工能有一个清凉、舒适的工作环境,物业管理部安排部门员工全天24小时值班,并随时待命,全力做好服务保障工作……
不仅如此,报社监察督导室、法制办公室、计生女工部……各部门之间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全社上下强信心、增团结、谋良策、鼓干劲,担当有为、不辱使命,为报社持续稳定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风雨兼程一甲子,春华秋实六十年。在展望未来的万千思绪中,志存高远,是铿锵前行的前提;在开拓进取的艰辛历程中,砥砺奋进,是跨越发展的动力;在追求卓越的广阔道路上,积微成著,是致远超越的源泉。焦作日报社将不忘初心,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在党建引领下,不断提升管理能力,唱响主旋律、勤讲好故事、展示新形象,肩负起新时代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