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城市化与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及诸多因素,淋巴瘤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并且逐渐呈年轻化发展趋势。为此,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淋巴瘤联盟共同确定将每年的9月15日作为“世界淋巴瘤宣传日”。在医疗界,淋巴瘤被称为“最会伪装的疾病”,因为,看似普通的发热、盗汗、咽喉肿痛、体重减轻、淋巴结肿大等,有可能是经过“伪装”的淋巴瘤,那么,我们将如何判断和应对?今天,《中医健康会客厅》邀请市中医院内三科负责人王洪涛来聊一聊这个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排名第二的肿瘤。
主持人:王主任,请您先给大家介绍一下,什么是淋巴瘤?为什么淋巴瘤最会“伪装”?
王洪涛:好的。淋巴细胞是人体的健康卫士,主要是防御外来细菌、病毒的入侵,清除机体内衰老坏死的细胞。在抵抗病毒、细菌和肿瘤的过程中,淋巴细胞也可能发生量变或是质变。当淋巴细胞发生了恶变时,就会产生淋巴瘤,又称淋巴癌。淋巴瘤是一种很特别的癌症,因为淋巴细胞遍布于除毛发、指甲、角膜外的全身各处,正是如此,淋巴癌也同样可能发生于各个部位。淋巴癌不同于肺癌等其他实体瘤,淋巴细胞在体内随血液和淋巴液不断流动,因此,淋巴瘤相对较难确定原发和继发部位,这也为淋巴瘤的诊断增加了难度。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淋巴瘤发病率年增长率为7.5%,是目前发病率增长最快的恶性肿瘤之一,全球每年约有35万新发病例,死亡人数超过20万。我国淋巴瘤发病率为0.02‰,每年新发病例2.5万人,死亡2万人,呈上升趋势。淋巴瘤的发病年龄以儿童和青壮年最为多见,是儿童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死于恶性淋巴瘤的患者平均年龄为49.9岁,低于所有恶性肿瘤平均死亡年龄。不得不说,淋巴瘤已经成为发病率增长最快的血液系统肿瘤。由于该病初期症状隐匿,且容易被误诊为其他疾病,因此也被称为“最会伪装的疾病”。
主持人:在不少人的印象中,淋巴瘤是年轻人容易患上的癌症。熊顿与罗京的逝世也令大家对淋巴瘤心生畏惧。究竟淋巴瘤是一种怎样的癌症?到底有没有治愈希望?
王洪涛:淋巴瘤发病率增加,与人们生活和工作节奏不断加快密切相关。淋巴瘤更加青睐城市人群,尤其办公族长期承受巨大的工作压力,容易急躁、焦虑、暴躁等,加上饮食不当、经常加班、长时间处于疲惫状态,就会导致免疫力低下,让病魔乘虚而入。
目前,已知的淋巴瘤有近70种病理类型,主要分为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两大类。霍奇金淋巴瘤是一组疗效相对较好的恶性肿瘤,10年生存率70%~80%,好发于15岁~34岁的年轻人和大于50岁的中老年人。
而非霍奇金淋巴瘤是一种淋巴系统恶性增殖性疾病,各个年龄段都有患病可能。我国的非霍奇金淋巴瘤占淋巴瘤的90%,最常见的病理类型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而徐婷所患的淋巴瘤属于非霍奇金淋巴瘤。疗效不容乐观,部分类型非霍奇金淋巴瘤的5年生存率不足30%。不过,大量临床证明,淋巴瘤越早诊治,治愈机会越大。因此,一定要经常自查,可以通过摸颈部、腋窝、腹股沟,看有没有肿大的淋巴结来自检,如果有超过1厘米的肿大淋巴结,或者淋巴结迅速变大,就要及时去医院就诊。若持续半个月以上原因不明的高烧,特别是伴有消瘦时,更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尽快去医院就诊。
主持人:中医在治疗肿瘤尤其是淋巴瘤方面,都具有哪些优势?
王洪涛:在治疗肿瘤方面,中医对整体系统把握得更好。更重要的是,中医药治疗肿瘤可以提高肿瘤治疗的有效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其功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减毒。可减轻患者化疗、放疗的毒副反应,保护脏器功能。二是增效。与放疗、手术、化疗等手段联合应用后,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三是扶正。补气、养血、补肝肾等药物能够增强人体细胞及体液的免疫功能。四是抗癌。中药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抗癌作用,比如从红豆杉中提取的紫杉醇,现广泛应用于治疗多种肿瘤。
通过西医的科学手段来确诊疾病,而治疗用中医的方法解决。中西医结合的治疗能够扬长避短,比纯西医和纯中医治疗效果都要好。市中医院老院长、老中医褚玉槐在中西医治疗肿瘤方面有较高造诣。他用中西医结合的办法治好他爱人的淋巴癌,仍被同行们所乐道。情况是这样的。1991年,他陪爱人到省肿瘤医院医治淋巴癌。在那里,褚玉槐看不少癌症患者接受化疗后,或痛苦不堪,或因无法忍受化疗后毒副反应而丧命。为了不让爱人遭受如此大的痛苦,褚玉槐一边让妻子接受西医化疗,一边采取中医的治疗方法,为爱人调理。令他没有想到的是,这样效果十分好,他爱人接受化疗后,不仅痛苦小,副作用还小,治疗过程十分顺利,恢复得相当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