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中医专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市中医院将举行世界骨质疏松日惠民公益活动
中药服用时间有讲究
河南省城市公立医院 综合改革问答
开展送医送药送健康大型义诊活动
八纲辨证说表里
汲古求新腕踝针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 年10月1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药服用时间有讲究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中药适时服用对提高疗效起着重要作用,但很多人对什么时间服药并不清楚。

  自古以来,医家十分重视服药时间。元代名医王好古在《汤液本草》中曰:“药气与食气不欲相逢,食气消则服药,药气消则进食,所谓食前食后盖有义在其中也。”清代著名医学家徐灵胎曾讲:“病之愈不愈,不但方必中病,方虽中病而服之不得其法,则非特无功,反而有害……”这就是说,正确的服用方法可以加速病情好转,而错误的服用方法会使病情恶化。由此可见,中药服用方法是否正确,直接影响药物的治疗效果。

  现代临床总结出中药的最佳服用时间:

  一是按疾病部位确定给药时间。《神农本草经》载:“病在胸膈以上者,先食而后服药;病在心腹以下者,先服药而后食;病在四肢血脉者,宜空腹而在旦;病在骨髓者,宜饱满而在夜。”即按疾病所在部位,分饭前、饭后、清晨或睡前服药。如果病在胸腹以下,胃、肝、肾等脏器疾病,宜饭前服药,这样有利于药物的吸收。如治湿热黄疸的“茵陈五苓散”,饭前服用可提高药物的吸收率,增强健脾利湿的作用;补益药宜饭前服用,以利于吸收;润肠通便药空腹服用,利于清除肠胃积滞。病在胸膈以上者,如眩晕、头痛、目疾、咽痛等宜饭后服药,若胃中存有较多食物,药物与食物混合,可减轻药物对胃的刺激。消食药和对胃肠道有刺激的药物也宜饭后服用。驱虫药宜晨起空腹服用。因为,早晨人体的阳气随自然界阳气而升发,可使药力速行至病所,发挥驱虫的作用。治疗风湿流注、足痛筋脉浮肿的“鸡鸣散”也宜清晨空腹用冷开水缓缓服下。安眠药等宜睡前服用。

  二是特定时间服药。一些疾病急性或定时发作要及时给药。《千金方》载:“凡作汤药不可避晨夜时日吉凶,觉病须臾,即宜便治,不等早晚,则易愈矣。”危急重症者应及时给药,为保证药力持续发挥,应将所需药量酌情分次给予;平喘药在哮喘发作前2小时给药,才能使药物起效制喘;截疟药应在疟疾发作前2小时服药。“疟疾寒热日再三发,恒山甘草汤相去如人行五里一服(《千金方》)。”

  三是辨时给药。用以发汗解表者,可上午用药,利用人体阳气上午升发之势,发挥药物的解表作用;攻下逐里者,利用人体午后阳气内敛、阴气沉降之势,可在下午用药,以发挥药物的攻下作用;滋阴养血药可在晚上服用,此时阴气渐生而旺,药可乘人体阴气欲盛之势,发挥更大作用;温阳、益气、健脾药宜清晨或上午服用,上午人体阳气渐生而旺,这类药可借人体阳气欲盛之势发挥作用。

  中药服用时间如无特殊规定,一般可于早、晚或早、中、晚饭后各服一次。不管是在饭前还是饭后服用,都应有30分钟至1个小时的时间间隔,以免影响药效。当然,具体服药时间还应根据病情或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