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杨仕智)我市成功创建“中国优质小麦之都”后,永不满足、永远追求超越的焦作粮食人不停步、不松劲,以打造中国优质小麦“第一品牌”为引领,坚持科技兴粮、培育产业、打造品牌,不断提升焦作粮食特别是焦作小麦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在带动农业转型升级、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焦作出彩中原增添了光彩。
为打造中国优质小麦“第一品牌”,我市在高标准粮田建设方面,以科学规划为引领,以资金整合为重点,大力推进高标准“百千万”工程建设。去年,全市共整合发改委、农开、国土、水利等部门项目资金2.2亿元,建成高标准粮田18万亩,累计建成157万亩“田地平整肥沃、排灌设施完善、农机装备齐全、技术集成到位、优质高产高效、绿色生态安全”的高标准永久性粮田,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稳步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通过大力推进粮食高产创建,强化农业科技服务,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持续提升,粮食单产水平始终保持全省领先地位,粮食总产连续7年超20亿公斤,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
为打造中国优质小麦“第一品牌”,我市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种粮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的作用,大力推进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全面落实“六统一”技术模式和“六有”工作机制,逐渐形成了一套完善的高产集成技术体系,做到了看有典型、学有样板,促进了大面积均衡增产。孟州市被确定为2016年全国粮油绿色高产高效创建示范项目县(市)。去年,修武县郇封镇王里长屯村15亩“百农419”小麦超高产攻关田经组织专家验收亩产达822.9公斤,创历史新高。
为了做大小麦产业,我市以推动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为重点,通过行政推动、政策调动、龙头带动、项目拉动,形成了一批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强、带动作用明显的农业产业化集群。斯美特、天香等集群被省政府命名为河南省农业产业化集群。“斯美特”在全国持续攻城掠地,强势崛起,产销量跨入全国五强,成为与“康师傅”“统一”“今麦郎”“白象”并驾齐驱的行业龙头和中国方便食品行业知名品牌。站在新起点上的“斯美特”又开启了全国争第一、向全国方便食品行业“第一梯队”挺进的新征程,力争到“十三五”末,跻身行业前三甲,进入国内同行业与“康师傅”“统一”为伍的“第一梯队”,建设百亿集群产业园。
在打造中国优质小麦“第一品牌”旗帜引领下,我市先后成为全国优质小麦和优质果蔬加工示范基地、全国农产品加工创业示范基地。我市小麦面粉及方便食品生产量居全省前列,呈现集群发展态势。在河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综合评比中,我市7家企业入选6个行业“十强”中,粮食生产加工企业占3个。我市许多品牌叫响全国,共培育省级以上农业名牌产品84个,其中国家级品牌有“斯美特”“天香”“栗子园”3个,均为中国驰名商标,省级品牌达到81个。在历届全国“农交会”“农洽会”上,我市获奖产品数量均居全省前列。在今年第十八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上,我市温县岳村乡红峰怀药专业合作社的“马红峰牌”铁棍山药获金奖。在2017年第二十届中国农产品加工业投资贸易洽谈会上,我市共组织20余家龙头企业的80余种产品参展。洽谈会上,我市共签约农产品产销对接项目15个,合同金额1.96亿元。本次洽谈会我市获金质产品1个、优质产品5个,天香面业公司的“麦乡牌”太极铁棍山药挂面获金奖,获奖数量居全省前列。精品菡香大米走进高端市场,走进从新郑机场起飞的所有航班。在郑州举办的中国好粮油博览会上,苏州一家面食民营企业与天香面业签订供需合同,每天从天香购进面粉300吨。
在打造中国优质小麦“第一品牌”旗帜引领下,我市先后培育出近20个国审和省审小麦、玉米水稻品种,这些品种已成为我国黄淮海地区的主导品种,有多项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获得国家、省级和市级大奖,其中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种“豫麦49”“豫麦49~198”的选育与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市粮食局局长杜拥军说:“今后,我们要继续放大品牌效应,做大小麦产业,真正把焦作小麦打造成中国优质小麦‘第一品牌’,带动我市农业经济转型升级,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让焦作粮食品牌叫响全国。”
(本版图片均由市粮食局办公室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