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产经观察丨市场卫士 上一版3  4下一版
图片新闻
西陶镇决不能以污染换增长
我市前三季度居民消费价格高开低走
融合与创新的辩证关系
推进“双随机、一公开” 监管工作
开展打击商标侵权“溯源”专项行动
加强成品油、车用尿素质量监管工作
图片新闻
市工商局积极宣传贯彻新《反不正当竞争法》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 年11月1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融合与创新的辩证关系
——听龙蟒佰利联公司董事长许刚谈转型路径
作者: 本报记者 孙国利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当“工业4.0”“互联网+”、新旧动能转换等一系列“热词”扑面而来时,传统工业企业该如何利用已有的产业基础和资源,发掘转型的基因和路径,打开过去与未来之间的通道呢?

  龙蟒佰利联公司董事长许刚的回答言简意赅:必须处理好融合与创新的辩证关系,二者互为表里,相融共生,相互促进,进而激发企业自身发展活力、内生动力和整体竞争力。

  龙蟒佰利联公司作为亚洲钛白粉行业最大的上市公司,以振兴民族钛白粉事业为己任,打破传统思维和路径依赖,以国家供给侧改革为契机,紧握创新发展利器,站行业发展前沿,成功突破钛白粉技术难关,强强联合演奏了中国钛白粉产业发展的乐章,不仅实现了企业的转型升级,走上了绿色、环保的可持续发展路线,而且借力资本市场上演并购大戏,钛白粉规模居亚洲第一、世界第四。

  以100多亿元市值,定增融资100.71亿元收购行业龙头,资本市场“蛇吞象”的经典案例就发生在佰利联身上。2016年10月,佰利联正式宣布成功并购四川龙蟒钛业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2月股票简称更名为龙蟒佰利,市值一度超过400亿元,造就了年产60万吨钛白粉,亚洲第一、世界第四的行业巨头。龙蟒佰利联步步践行其钛业龙头梦的背后,投射出了许刚独到的发展眼光和坚毅的个人品格。

  上世纪90年代,在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和股份制改造过程中,我市涌现出了一批拥有实干精神的企业家,许刚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1998年,焦作市化工总厂股份制改造,许刚被选任公司董事长。彼时的化工总厂,濒临亏损。许刚一上任,就面临着企业发展方向全盘洗牌的战略抉择。

  许刚回忆说,氯氧化锆市场容量太小,企业规模很难做大;硫酸铝单价太低,受制于运费限制也难有大的发展。唯有钛白粉单价高,不受运费限制,同时市场容量大,特别是发达国家在快速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过程中,需求增速非常快。

  2002年,他以老化工厂为依托、联合7家单位为发起人,成立了河南佰利联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并建立了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2004年至2005年,佰利联主动调整了企业主导产品方向,开始大力投入资金发展钛白粉业务。

  “钛白粉作为精细化工产品,特别是硫酸法钛白粉工艺流程长,参与生产的劳动人员多,难免导致产品质量的波动。”许刚称,在2005年刚刚生产金红石钛白粉的时候,产品质量稳定性不好。那时为了确保生产质量,许刚就亲任车间主任,与操作工一起跟踪产品生产,了解生产中的难点。同时,加强管理,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产品质量波动。

  正是这样一线操作的经历,让许刚坚定了要不断拓展技术、不惜投入重金引进各类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决心。佰利联在引入硫酸法钛白粉黑段的连续酸解技术以及白段的自动包装设备后,大大降低了人工操作难度,也稳定了产品质量。

  2011年7月,佰利联终于成功登陆深交所,募资净额12.58亿元,步入了发展新纪元。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肆虐,对我国经济冲击较大,影响到钛白粉市场和销量,佰利联也未能幸免。当时许多干部建议减产,避免库存和损失。但我对国内钛白粉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充满信心,不想失去低成本投资机会。”许刚回忆称,他多方联系银行筹资近3亿元,逆市而上对钛白粉生产规模进行了扩张。2010年初,在佰利联三期12万吨钛白粉扩产项目投产之际,钛白粉迎来了发展历史上产品需求持续紧俏时间最长、国内外价格不断攀升的黄金时期,佰利联也因为把握了低成本扩张先机,一举奠定行业龙头地位。

  佰利联上市后,利用资本市场融资优势,在2014年至2015年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带来行业周期低谷时,抓住战略机遇,实施了并购四川龙蟒钛业的举措,实现了生产规模的又一次升级。

  2008年至2010年,佰利联连续三年成为国内钛白粉出口最大的企业。2016年,收购四川龙蟒钛业后,佰利联占据出口市场份额超过了40%。

  如今,龙蟒佰利联已成为亚洲最大的钛白粉生产企业,但许刚的目标远不止于此。

  在2016年10月宣布成功并购四川龙蟒钛业的发布会上,许刚介绍,未来龙蟒佰利联将持续加大氯化法钛白粉的投资力度,焦作生产基地氯化法钛白粉产能将扩大至30万吨、硫酸法和氯化法钛白粉合计形成55万吨的生产规模。同时,龙蟒佰利联将技改扩建襄阳生产基地硫酸法产能至20万吨,将德阳生产基地维持25万吨硫酸法生产能力。此外,适时在沿海新建30万吨氯化法钛白粉生产线。争取在“十三五”期间,龙蟒佰利联将达到不低于130万吨的生产能力,其中硫酸法70万吨、氯化法60万吨,成为全球第一大钛白粉生产企业。

  龙蟒佰利联的融合发展,“融”得自然顺畅,“合”出优质高效。如何实现优势互补,达到“1+1>2”的协同效应?龙蟒佰利联高层领导班子审时度势、高瞻远瞩,明确了新的发展思路,形成了新的管理架构和新的管理模式,特别是紧抓行业景气周期及完成龙蟒钛业并购后的首个战略机遇期,在文化、产业、技术、管理、人才、市场等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资源整合,加快产业融合职能管理。在文化融合方面,龙蟒佰利联认真梳理、凝练了两家企业原有的历史传统文化,于2016年12月23日修订发布了《龙蟒佰利联价值观与准则》,将其作为全体龙蟒佰利联人的行为指南,规范企业和员工行为,统一龙蟒佰利联人的思想;在资源整合方面,龙蟒佰利联开展了制度对标、技术对标、成本对标等活动,认真分析不足,寻找差距,力求融合两家企业的精华,并加以提炼完善,形成符合集团大战略、大市场、大责任发展需要的系统化现代管理体系。

  “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一是通过自建扩大生产规模,二是通过资本市场兼并延伸产业链,始终围绕钛做文章。”在做好钛白粉产业的同时,依托氯化法钛白粉全产业链优势适时拓展海绵钛和钛合金业务,满足中国大飞机、航天军工以及高端装备制造业对轻量化、耐高温、耐腐蚀新材料的需求,实现主导产业的转型升级。

  而今,龙蟒佰利联公司作为焦作工业转型升级的典型代表,有了自己的现实选择,那就是强中国钛产业,做受尊敬的企业。龙蟒佰利联充分利用行业地位及资本市场优势,为助推我市建设中原经济区先进制造业基地、早日跻身全省“第一方阵”贡献了力量。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