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建立了市、县、乡、村四级河长体系,涉及11个县(市)区、100个乡镇和1225个行政村。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河长制工作,先后召开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议、市总河长会议和市河长制办公室会议14次,专题研究和安排部署河长制工作。市委书记王小平,市委副书记、市长徐衣显分别就河长制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充分认识全面推行河长制的重大意义,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加快推进河长制工作。市、县、乡三级都设立了河长制办公室,制定出台了河长会议、督察、考核问责和激励、信息共享、信息报送、验收等河长制工作制度。完成了市、县两级河湖名录编制,印发了《关于开展“一河一策”方案编制工作的通知》。健全完善了河长巡查、河长对口协助、河长投诉举报受理、联席会议、联合执法、河长制宣传、档案管理等工作制度。构建了市、县、乡、村四级河长体系,竖立起河长公示牌479块。截至目前,9位市级河长巡河20人次,98位县级河长巡河114人次,449位乡级河长巡河590人次,村级河长强化日常巡查。
我市把全面推行河长制与创建国家水生态文明城市,强力实施水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强工业污染防治、黑臭水体治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等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多点发力,强力推进,取得了喜人成效。
市委、市政府把创建国家水生态文明城市工作纳入全市“四城联创”工作中,强力推进。总投资50亿元的大沙河生态治理工程、焦博修水系连通工程以及博爱县、温县、沁阳市、孟州市县域水生态文明建设工程等10个示范工程,目前已经完成投资41亿元,城区水环境明显改观。
我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基本消除,共治理白马门河、群英河、普济河等黑臭水体14条,全年共敷设截污管道43公里,征迁面积70万平方米,整治河道排污口548处,清理淤泥13万平方米,投入资金14.96亿元。
河道水环境及水体质量明显提升。全市共清理河道垃圾、杂物500余处18万余立方米,拆除违建38处,关闭、整治河道两侧养殖场564家,查处非法采砂场23家。省控大沙河修武水文站断面、沁河武陟渠首断面氨氮分别较去年同比下降51、23个百分点,共产主义渠获嘉东碑村断面水质由Ⅳ类提升为Ⅲ类,如期完成了省定考核目标。
新的一年,我市将在全面建立河长制的基础上,加快推进“一河一策”方案编制和信息平台建设,按照全面推行河长制六项主要任务要求,积极推进全市河流治理和保护,努力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