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中旬,市太行东路学校与市第十七中学联合进行本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市太行东路学校7年级有2名学生闯进总排名前100名,有20名学生进入总排名前300名……在与传统名校同台竞争中,教育教学质量取得较大突破,让市太行东路学校这所昔日的薄弱学校,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山阳区教育局局长李学军感慨地说:“市太行东路学校主动与市第十七中学联合办学,教学质量有了明显提升,摸索出了‘强校带弱校’均衡发展的教育模式,为深化‘教育名区’战略、助推山阳区教育事业发展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市太行东路学校始建于1974年,是我市城区仅有的两所九年一贯制学校之一。为积极落实“教育名区”战略,推进区域教育高位均衡发展,2016年12月,山阳区教育局领导班子研究决定,任命该局中学教研室主任李国红担任市太行东路学校校长,带领全校师生爬坡过坎,扭转落后局面。
经过认真调研、深入思考,李国红带领校领导班子绘就了学校未来的发展蓝图:一是创办寄宿制学校,二是与市第十七中学合作办学。
合作办学方案引起了山阳区领导的高度重视,该区副区长闫利明组织区教育局领导班子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讨论,同意市太行东路学校与市第十七中学合作办学的方案,并拨款28万元,用于市太行东路学校学生宿舍、餐厅改造。
作为山阳区乃至全市的传统名校,市第十七中学主动担当,全力支持兄弟学校发展,在管理和师资上给予市太行东路学校大力支持。经过认真选拔,市第十七中学选派管理经验丰富的副校长原云霞,优秀班主任、数学教师李睿,优秀班主任、英语教师冯小珊到市太行东路学校支教。其中,李睿是市第十七中学的“金牌班主任”,她担任班主任的班级在2017年中招考试中综合成绩名列全校第一。
2017年9月新学期开学后,市太行东路学校组成了以李睿、冯小珊及本校骨干教师为核心的7年级教研组,与市第十七中学实现管理同步、教研同步、课程同步,每月联合开展质量检测,促使两校教育教学工作全面接轨。当年12月,在两校第三次联合质量检测中,市太行东路学校7年级有2名学生进入总排名前100名。
得知这一消息,市太行东路学校学生的家长纷纷在家长微信群里留言,表达喜悦之情。学生孙欣雨的妈妈在留言中说:“感谢太行东路学校李校长,感谢各位老师,让孩子来这里上学,我感到当初的选择是对的。”
该校7年级学生吃住在学校,老师们不仅关心他们学习的进步,而且关注他们身体的成长和心理的变化。天冷了,每天晚上值班教师会提前一个小时把宿舍的空调打开,每隔两个小时到宿舍巡视一次,确保每一名学生盖好被子睡好觉。
作为传统教育强区,山阳区教育工作的优势不仅体现在教育教学水平上,而且体现在李睿、冯小珊等一大批优秀教育工作者的辛勤耕耘、无私奉献上。前不久,李睿身体不适,仍坚持带病上课,后在李国红和同事们的劝说下,才匆匆到医院开些药,马上又重返课堂。去年年底的一天早上,冯小珊起床后感到一阵眩晕,她出门到附近的诊所开些药服用后,立即乘公交车赶到学校,生怕耽误孩子们上课。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看到学生们一天天在进步,市太行东路学校全体教师感到心里十分踏实,因为他们的辛勤付出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