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以“中国34个菜系发展与未来”为主题的中国烹饪艺术家年会在天津举办,东方美食研究院院长刘广伟表示,他在近年来的研究中发现,传统的菜系之争主要是围绕边缘不清晰展开的,而我国地域广大、地貌多样、民族众多,“八大菜系”也好“四大菜系”也罢,没有把全国各地的风味表达出来,同时菜系之间的差异性也被忽略。他按现行34个省级行政区域划分,将中国菜系划分为34个菜系,意图解决菜系之争、命名之乱,彰显当代中餐发展全貌,更帮助主流菜系外的菜系从业人员找到归属感,激发各菜系的研发动能。对此,有人为刘广伟点赞,但也有人认为中餐在不断发展,菜系划分完全可以推陈出新,刘广伟将中国菜分为34个菜系,不免让人哑然失笑。对此,你怎么看?
【观点1+1】
@常睿平:菜系不宜划分过多,否则鱼龙混杂,把中国的美食给异化了。其实,已有的“四大菜系”或者“八大菜系”,基本体现了甜、酸、咸、淡、麻、辣为主的口味,这是根据地域口味大类划分的,有利于人们根据不同口味进行选择。
@不知潇湘在何处:菜系划分得过多过细,容易混淆,人们吃菜注重的是口感,酸甜咸辣各有所爱,所以没必要在菜系划分上纠缠不休。
@南蛮小王爷125:民以食为天,与其纠结菜系的划分,不如积极推陈出新,挖掘各地菜品的特色,这样做才会令人称赞!
@益昌人:随着社会不断进步,菜系也在不断融合。所以,饮食文化既要传承,又要创新,才能不断满足人们多元化的需要,没有必要刻意划分出那么多菜系。
@万里箐空:无论是“四大菜系”还是“八大菜系”,都不能反映出我国餐饮文化的全貌。即使刘广伟先生将中国菜分为34个菜系,也只是一种分类而已,不必过于较真。
@水晶小草:刘广伟将中国菜分为34个菜系,究竟能不能得到大家的认可,这是后话。但从理论研究、学术探讨的角度来看,也算一家之言。学术研究历来提倡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刘广伟的菜系划分理论值得人们尊重,同时也会激发人们对菜系划分进行更为广泛的理论探讨与研究。
@梅子鄂001:中国菜系之间已经出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大融合局面,没必要强行将中国菜按照省级行政区域分为34个菜系。
@平常一个人015:与其研究菜系划分,不如好好研究如何让消费者吃得更加安全放心,在提高饭菜质量和服务态度上多下点功夫。菜系再多,质量和服务态度上不去,消费者也不会买账。
【下期话题】
硕士学医7年
弃博卖面包
2006年,黄晓斌以634分的成绩从绍兴新昌县城考入浙江大学,经过7年半的本硕连读,他没成为研究员,更没去医院找工作。临近毕业前,黄晓斌告诉了家人自己决定开面包店的想法。对此,他的父母当即提出反对——开面包店初中毕业就可以了,那你为什么要读到研究生?虽然面对很多不理解,黄晓斌则说,如果能重新选择,自己还是会选择做面包。对此,你怎么看?
(参与热点话题讨论,请关注《焦作日报》官方微博:@焦作日报)
本期栏目主持人 本报记者 王水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