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24岁进入法院工作,从内勤、助理审判员到员额法官,从懵懂到坚毅,在追寻公平正义的道路上,始终不忘初心,用忠诚、敬业、奉献诠释着一名女法官对审判事业巨大的热忱。她就是山阳区法院民一庭副庭长廉玉光。
2011年,研究生毕业的廉玉光进入山阳区法院,先后在该院民二庭、政治处、办公室工作过。2013年,她经过自己的努力通过了司法考试,从此具备了办案资格。她还首批入额,成为该院年龄最小的员额法官。
2017年5月,该院速裁庭成立,廉玉光被调到速裁庭从事民事审判。她认真践行“案结事了人和”的审判理念,积极做好简易案件速裁工作。“速裁是法院工作的重点之一,我有义务也有责任把速裁理念发扬光大,让群众感受到司法的温暖和便捷。”廉玉光坦言,责任感是她干好一切工作的原始动力。
齐肩短发、风一样的脚步、快言快语……这些描述汇集在廉玉光身上,让人很容易与她的工作特点联系在一起,那就是“快”。的确,在速裁庭审理案件,在确保公正的基础上,就要突出一个“快”字。
每次审判前,廉玉光先要进行调解。她曾一次调解成功18个案件,这些案件都是有关逾期办证要求赔偿违约金的,案件的18个原告起诉同一个被告。“考虑到涉及人数比较多,担心速裁效果不好,所以我决定先进行调解。”廉玉光告诉记者。于是,廉玉光三番五次地与原、被告进行沟通,不停地做双方的思想工作,最终调解成功。
案件多的时候,廉玉光一天审理十几个案件,庭审排得特别满。2017年8月的一天,廉玉光要审理一起民间借贷案,由于当天开庭非常多,该案排到了17时。“这个案件的证据特别多,双方当事人也有很多证词,所以庭审一直持续到当日20时左右。”廉玉光回忆道。庭审结束后,她没有急着让双方当事人离开,而是继续给他们做工作。“要不是看你这么辛苦,这么晚了还开庭审理案件,我才不接受调解呢。”原告说。
正是廉玉光具备这种担当、责任、奉献的精神,才有了今天的成绩。据统计,去年,她共办理民事案件327起、行政案件119起,无一起改判或发回重审。她当年荣获了个人三等功。
廉玉光办案非常认真仔细,不论什么案子,都一定要把事实查清、把法讲明、把理讲透,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严格按程序审判。廉玉光说:“对于判决书,我总是前前后后看好几遍,连标点符号都不放过,直到确定没有任何问题才发出。”
作为速裁庭的一员,廉玉光手中每天有审结的案件,也有新收的案件。对每一起案件,她都认真处理,从不喊累。“干法官没有不累的,但整天抱怨工作太累的法官是当不了好法官的。”廉玉光说。
廉玉光认为,主持庭审时,要知道自己的责任是追求真相、明辨是非;敲击法槌时,要知道自己是在用良心作出公平的裁判;合上案卷后,要知道自己已倾尽全力、问心无愧。这就是公正。
廉玉光善于总结案件审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并及时有针对性地展开调研。她撰写的《所有权能否足以排除强制执行权》《超过法定退休年龄是否能够认定劳动关系》《论〈执行规定〉与〈物权法〉之冲突与衔接》《购买汽车预付保险费构成委托代理关系》等文章,先后被《人民法院报》《公民与法》和《审判实务》采用。
“虽然我的审判经验还不够丰富,但我会用‘公心’审理每一起案件,用‘诚心’对待每一位当事人。”廉玉光表示,她会在情与法之间,执着地坚守法官的职业道德,努力把每一起案件都办得扎扎实实,争取成为一名业务更强、经验更丰富的优秀法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