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年初以来,余额宝已经数次调整个人客户持有最高额度,并且限制每日申购总量,且支付宝余额自动转入余额宝的业务也停止了。火爆一时的余额宝,为何要持续“瘦身”?
余额宝是一款现象级产品,然而在本质上,它不过就是货币基金。在余额宝之前,货币基金早已存在,但对很多人来说,是余额宝第一次让他们接触到了货币基金。与此同时,余额宝也大大改变了货币基金,比如,每日都能看见收益,这在以前是没有的;一秒钟就能赎回货币基金,这在以前也是做不到的。
余额宝一经推出,大受市场欢迎,很快就成了全球最大的货币基金。余额宝干的虽然是货币基金的事,抢的却是银行的饭碗,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银行存款的流失。也正因为如此,余额宝作为互联网金融的典型代表,事实上倒逼了银行业乃至整个金融系统的改革。
一种理财产品受到那么多人欢迎,大家纷纷“用钱投票”,迅速累积起那么大的规模,说明它是个好东西,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余额宝规模太大,也有它的隐患。因为规模太大,如果发生极端情况,比如连续的大额赎回,对整个金融安全可能造成冲击,从而引发监管者的担忧。在整体监管思路上,肯定希望余额宝的规模处于更安全可控的范围之内。
这正是余额宝不断“瘦身”的大背景,其中固然有些迫于监管的无奈,但更多的则显示出余额宝自身发展的理性。余额宝必须遵守监管机构的流动性规定,也必须考虑自身的流动性风险,实现稳健运营。我们应该看到,对提高基金收益率来说,规模太大不一定是好事。余额宝虽然规模全球最大,但收益率适中,为什么?因为总有大量现金需要重新投资,自然会影响到整体收益率。
余额宝让全国人民认识了货币基金,不再把大笔闲钱傻傻放在银行活期账户,但在余额宝限购“瘦身”的背景下,投资者也大可不必每天9时等着去抢购余额宝。收益率跟余额宝类似,甚至是比余额宝还要高的货币基金,市场上其实还有很多。总体来说,货币基金只是一种低风险、低收益率、高流动性的现金管理工具,既不是零风险,也谈不上高收益。
诚然,在某种意义上,余额宝发展壮大的最大价值,在于它给人们上了一堂简单易懂的理财知识普及课。如今余额宝限购“瘦身”,同样是一堂理财知识普及课。只不过,前者更多强调收益,后者更多强调风险控制。理财道路上,防范风险永远是第一位的,余额宝“瘦身”如此,公众理财更该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