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学成都佛山 促转型发展 上一版3  4下一版
构建农业生态圈 推进全域景观化 重塑城乡新形态
发展陶艺文化 引导农民创业
打造天府林盘新美景
战旗村:资源变成资产 再造市场主体
图片新闻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8 年5月1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竹艺村:
打造天府林盘新美景

作者:本报记者 李 秋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竹艺村是由成都市崇州市道明镇龙黄村第9、第11、第13村民小组组成的自然村落。竹艺村充分发挥“道明竹编”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资源禀赋,以设计为媒介,以文创为特色,以竹资源、竹文化、竹生态为依托,多业态融合打造川西林盘,构建空间、交通、环保、服务、景观、生态、人文、旅游、农业、慢生活十大体系,呈现出“屋前修竹三两根、林下品茗茶一杯,远山叠翠、田野烂漫、鸟语蝉鸣”的天府林盘新美景。

  该村以改善基础设施为抓手,以弘扬“天府文化”为依托,大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先后建成了集图书阅读、乡村学堂、文化创意于一体的现代乡村公益书院“三径书院”、以竹文化为主题的“竹里”建筑群落和集竹编产品生产、展示、购物、体验于一体的“丁知竹”竹艺工坊区,传承农耕文化,推动乡村旅游产业发展。

  该村构建“三大机制”:一是组织保障机制,形成“公司+设计师联盟+集体经济组织”的运作模式;二是乡村规划机制,探索“特色镇+林盘群+产业园”规划建设模式;三是社区治理机制,探索建立院落管理委员会、村民代表、新村民、新乡贤、社工、志愿者多元参与、共治共享的社区发展治理机制。

  该村探索“四种路径”:一是“靓环境”,推动农村景观化景区化;二是“聚人才”,引进各类创意设计营销专业人才;三是“强产业”,做大做强竹编和旅游产业;四是“兴文化”,推动竹文化、川西林盘文化发展。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的充分运用,使该村天府林盘展现新形态、产业融合形成新业态、公共服务拥有新保障、基层治理涌现新力量、集体经济注入新动能。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