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今年年初以来,武陟县工信局紧紧围绕全面建设郑焦深度融合首位节点城市的目标,认真做好工业企业各项调研工作,突出政策激励引导,抓好“全A”企业创建,强力实施工业振兴“620行动计划”,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努力实现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组织开展专项调研,筑牢企业转型基础。春节过后,该局先后组织开展单项冠军企业、工业企业绿色化改造、企业闲置用地等专项调研,深入了解全县工业企业当前科技创新、转型升级、土地利用等方面的情况;先后召开电力通信建设发展情况、企业郑焦融合情况、重点工业企业“双城人才”等座谈会,全面了解、掌握全县工业企业经营现状和人才现状,为推进工业企业转型发展打好基础;组织多家汽车生产企业的负责人外出,到山东梁山、湖北随州、浙江杭州、黑龙江哈尔滨等专用车生产集聚地,学习先进生产经验,推动自主品牌与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接轨。
做好企业人才挖掘,大力弘扬工匠精神。该局制定了《武陟县首届“十大工匠”评选办法》,推选出各个行业的优秀人才,培育和塑造一支对事业负责、对产品精益求精和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企业工匠队伍;组织企业申报全省青年企业家成长导师团,推选强耐新材、汇金粉体、中瑞包装3家企业申报全省青年企业家库,为工业经济健康发展提供坚强保障;以企业需求为导向,重点组织科技型、成长型和有产学研需求的企业,到国内“双一流”高校进行培训,为本土企业家“充电”,加快与高校专家、教授之间的产学研合作,助力企业加快新旧动能转换。
实施“620行动计划”,推动全县工业振兴。该局全力推进20家企业实施战略合作,其中众鑫工贸与济源钢铁集团公司合作,建设工信部批准的废旧钢材切割压轧成型回收利用项目,目前,双方正在洽谈;实施20个技术改造项目,重点跟踪服务好青龙包装总投资9000万元的年产1.5亿平方米纸箱板扩建项目,目前该项目设备正在安装;培育20家绿色发展示范企业,已确定工厂名单,聘请北京专家和省、市领导对强耐新材、华瑞防水、三和水工、源创机械、立新机械等进行辅导培训,目前,各企业正在积极对标推进;创建20家“全A”企业,对今年第一批拟创建的国药集团、大指装备、瑞丰纸业、斯美特公司、三和水工、富莱格、瑞之光印务、韩电发电8家企业进行了“全A”标准推进;建设20个智能车间和智能工厂,初步确定拟培育企业名单,目前绿洲怀药、青龙包装、即可达食品、富莱格4家企业新上的智能化生产线正在试生产;建立20个科技创新平台,已初步拟定新港医疗设备和恒翔塑业两家企业作为市级工程技术中心的重点培育企业。
搞好企业资金奖励,鼓励实施科技创新。根据《武陟县促进工业和物流企业创新发展支持办法》的要求,该局对全县工业企业奖励申报情况进行遴选评审,奖励总额1792.4997万元,奖励企业55家,涉及功勋企业、企业经营、高管人才、创新发明、技改扩建、土地集约等奖项23个;秉持“专业事情让专业人做”的理念,在生物医药、造纸包装、磨料磨具等行业成立行业协会,极大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提高了企业服务实效;开展企业创新大走访活动,举办产学研对接活动,引导企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推动产业产品向价值链中高端跃升。
强化企业要素保障,助推工业经济发展。该局组织工业企业建立武陟工信服务平台,及时准确发布涉企惠企政策、办事程序等重要信息,推动全县工业企业加强沟通联络,促进企业间多层次交流,加强资源合作共享,实现共同发展,目前,微信群里的企业负责人已达184人;扩大监测企业范围,由原来的17家扩大到40家,建立每月一次的工业经济运行分析例会,听取重点企业汇报生产经营情况,了解企业存在的问题,研判工业经济运行态势,对工业经济存在的风险作出及时预警监测,确保全县工业经济平稳健康运行;进一步加大对煤、电、运输等生产要素的协调调度,加快全县工业企业运输车辆的备案审批,确保重点工业企业正常生产运行,同时,坚持问题导向,针对企业反映强烈的重点、难点问题,定向施策、精准发力,切实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实际问题。 (张淑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