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殡葬改革,是一项艰难复杂的系统工程。但是,近年来,孟州市全市火化率却始终保持在95%以上,该市殡仪馆先后被民政部、省民政厅和焦作市委、市政府授予“民政系统行风建设示范单位”称号。孟州市是如何打造殡葬改革“新样板”的呢?记者近日采访了该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杨东方。
杨东方说,殡葬改革是党和政府一贯倡导的一项社会改革,经过十余年的努力,实行火葬、改革土葬、节约殡葬用地、文明节俭办丧事已成为社会共识。这不仅有利于建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也有利于促进社会风气的好转。同时,也是保护生存环境和生存条件的迫切需要。但广大群众对新的殡葬方式还不能完全接受,各种殡葬违规行为时有发生。对此,孟州市民政局对殡葬进行了深入改革。
杨东方说,殡葬改革,首要的是转变人们的思想观念,增强对殡葬改革的认识。为此,孟州市民政局充分利用报纸、简报、有线电视、宣传栏、标语、横幅等,广泛宣传党和国家殡葬改革政策法规,将殡葬改革相关内容制作成宣传录音带,安排殡葬管理所宣传车在孟州市274个行政村进行不间断宣传,大力推行“绿色殡葬、阳光殡葬、惠民殡葬、和谐殡葬”。特别是每年4月份抓住清明节前后群众祭祖的重要时节,开展“殡葬宣传月”活动。在各乡镇、街道的广场、社区等人口密集场所设立宣传点,发放资料,播放殡改记录片,摆放展板,悬挂横幅等,营造宣传殡葬改革法律法规和惠民政策的浓厚氛围。针对偏远村和移民村对殡葬改革意识淡漠的问题,孟州市以化工、南庄和城伯3个乡镇为重点,加强殡葬政策宣传,提高群众的知晓度和认同度。
杨东方说,和其他地方一样,近年来,一些丧葬陋俗死灰复燃,封建迷信活动有所抬头,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针对这些问题,孟州市民政局重点做了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带头作用。孟州市委、市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殡葬改革的意见》,要求党员、干部积极主动宣传殡葬改革,加强对亲属、朋友和周围群众的教育引导,及时劝阻不良治丧行为,自觉抵制陈规陋习和封建迷信活动。二是充分发挥基层组织作用。将殡葬改革工作作为村民自治的重要内容,纳入《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建立健全殡葬服务网络,由各行政村红白理事会坚守殡葬服务一线阵地,与乡镇民政所随时保持联络。三是充分发挥执法教育引导作用。坚持执法与教育引导相结合,做到发现一起,制止一起,坚决杜绝违规殡葬现象的发生。
杨东方说,在殡葬改革中,孟州市还把优化殡葬服务作为推动殡葬改革的重要保证,制订了殡葬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加大了投入力度,加强服务体系建设。2012年5月1日,孟州市政府出台了惠民殡葬政策,将惠民殡葬列入政府财政预算,全市亡故者都受到了政府财政资金惠民待遇。为了减轻丧属负担,降低火化费用,在允许范围内,还做到了八个方面的免费活动。同时,各乡镇(办事处)负责辖区内农村公益性公墓的建设、管理和服务等具体工作,各行政村加强公益性墓地建设,城区及失地村庄亡故人员火化后到豫龙公墓安葬,保障城乡群众基本安葬需求,切实解决该市乱葬、乱埋问题。在此基础上,还建立健全了服务价格和收费体系,规范殡葬服务管理,进一步转变了殡葬服务干部职工工作作风,提升了管理水平,为广大丧属提供了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群众满意度不断提高。
杨东方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加快殡葬改革工作进程,实行民政、公安、城管、文明办等部门联合执法行动,推动孟州市殡葬工作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