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近年来,各地坚持发展与质量并重,促进幼儿园保育教育水平不断提高。但一些幼儿园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特点,提前教授小学内容、强化知识技能训练,“小学化”倾向比较严重,这不仅剥夺了幼儿童年的快乐,更挫伤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影响了身心健康发展。学得早、学得多,就等于学得好吗?对此,你怎么看?
【观点1+1】
@常少杰1:幼儿教育“小学化”,急功近利太可怕;生硬灌输似“填鸭”,揠苗助长危害大。
@万里箐空:幼儿园“小学化”违背了孩子的生理和心理成长规律,对孩子兴趣和能力的培养没有好处,此次教育部发布关于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对孩子和家长来说都是一种福音。
@春州芳甸: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老师、家长对他们生硬地灌输知识,也不管孩子能不能吸收、能不能接受,这种压力违背了人类的身心发展规律,这样的教育方式必须叫停,请还给孩子快乐的童年。
@风景城赏风景:幼儿喜欢在疑问中认知世界,在想象中开发智力,学得过早、学得过多,不仅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还会扼杀他们积极认知世界的兴趣和无穷的想象力,使孩子厌学、思维僵化。幼儿园“小学化”,表面看似乎学了不少知识,实际对今后的发展并无益处!
@深海林森景幽幽:幼儿园的孩子最需要的是童趣和天真,我们不要给他们太多压力,否则极易事倍功半、弄巧成拙,他们更需要潜移默化地学习,在寓教于乐中学习。
@粤刚刚2012:教育是一门科学,科学的真谛在于求真务实,幼儿园“小学化”就等于让科学的真谛变了味儿,失去了原有的价值。我认为,对孩子而言,循序渐进、静待花开,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露丝独特:希望广大家长和老师一定要尊重儿童的成长规律,了解孩子的兴趣和能力,因材施教,不为虚荣、攀比而揠苗助长,以免孩子受到“看不见”的伤害。
@王者微小:可怜天下师者心,揠苗助长真不行!
@曲微丹:学得早、学得多,让孩子难以“下咽”和“消化”。还给孩子无忧无虑的快乐时光,不仅需要教育部门出手治理,更需要广大家长提高认知。
@樊耀文微博: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多倾听家长的意见,如果家长赞成,让孩子早点接触语文、数学、英语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下期话题】
手抄繁体字课文
“上百页的作业,都是白纸黑字,关键还都是繁体字……”近日,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历史专业大一学生刘天逸,在微信朋友圈发了一组照片,引起网友热评。对刘天逸手抄10万字繁体字课文这个行为,不少人表示:“这都什么年代了,还玩抄写这种俗套的作业。”“真的是神一样的老师啊,还让学生手抄繁体字?”“我就想问问抄写的同学们,手累吗?”有网友提出质疑,现在还在手写作业,抄的还是繁体字,真的有用吗?对此,你怎么看?
(参与热点话题讨论,请关注《焦作日报》官方微博:@焦作日报)
本期栏目主持人 本报记者 王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