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有读者致电本刊热钱,说自己的双膝关节酸疼,朋友建议他边吃药边扎针,这样会好得快些。可他不想扎针,也不知道朋友的建议对不对。希望记者能找市中医院的专家问问。
记者来到市中医院康复科,杨明军主任得知记者来意后,给记者推荐了年轻的杨银凯医生,并赞杨银凯年轻好学,目前正从事这方面的临床研究。
杨银凯在听完记者转述这位患者的焦虑后,建议患者尝试中医的针刺疗法。他说,自己曾做过这方面的临床对比研究,在两组共64名患者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膝关节活动障碍,并且伴随关节的疼痛,有些患者还有关节肿胀和关节摩擦音等症状。其中一组患者,在口服药物的基础上,加针刺健侧曲池穴、太冲穴。具体操作时,患者取仰卧位,采用十字交叉取穴的方法,即取健侧曲池穴、太冲穴,如双侧患病则取双侧。曲池穴用30号2寸一次性毫针,太冲穴用30号1寸一次性毫针。针刺后,患者出现酸麻胀痛、传导放射等针感,留针30分钟,5天为一个疗程,连续治3个疗程。经对比,加针刺的这一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在90.62%,并且能明显缩短患者的病程,减轻患者长期服药的困扰。
“那么,针刺这两个穴位的原理是什么?”记者问。
杨银凯说:“骨性关节炎属于中医的痹症范畴,传统医学中,针刺对于痹症的治疗由来已久。《黄帝内经·灵枢》中记载:经络者,可以行气血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这就明确指出了经络和骨关节病的关系。曲池穴是手阳明大肠经的合穴。《杂病十一穴歌》中说,肘膝疼时刺曲池。可见,曲池与骨关节病关系十分密切。太冲为足厥阴肝经腧穴。《备急千金要方》中说,主膝内踩前痛。这说明太冲穴对膝关节活动障碍的治疗效果非常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