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氟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一分厂三车间机修班里,有一颗正在升起的冉冉新星。他,就是姜成,年仅26岁,加入多氟多大家庭两年有余的“90后”。
2016年,姜成来到多氟多一分厂三车间机修班,成为一名机修工人,在此之前,他曾在某饮料厂做过两年的维修工。因为行业差异,两家厂的生产设备完全不同,多氟多一分厂的绝大多数设备对姜成来说充满了陌生与新奇。工作初期,姜成便明白,要想在工作中尽快学会新技术、站稳脚跟,就必须用心学习、勤快多练。
三车间机修班副班长张景光很快就注意到了这个手脚勤快、头脑灵活的小伙子。“这个小伙子性格开朗、人很机灵,对工作格外上心,做事积极主动,谦虚好学。”谈起姜成,张景光对这位小工友赞赏有加。
刚到三车间机修班时,姜成主要是做电焊工作,这对他来说是老本行,姜成对此驾轻就熟。那时,他还没意识到,在这里,电焊这门技术可以被发挥到何种精湛的程度。
一次,输送硫酸的管道因长期被硫酸腐蚀出现漏点需要补焊,姜成跟随张景光观看了他对管道进行补焊作业的全过程,那次作业给姜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硫酸管道由于输送强腐蚀性液体,其补焊过程不仅危险系数高,而且难度大。因管道内残留有硫酸膏状物,若电焊时间短、强度小,则无法将漏点焊牢;若电焊时间长、强度大,则易将管道壁穿透。因此,对电焊时间和强度的控制有着极高要求。而张景光凭借丰富的经验和精湛的技艺,完美完成了对硫酸管道的补焊作业,姜成大开眼界、极为钦佩,并暗暗下决心,要做就做最好。
抱着坚定的决心,姜成在工作中谦虚好学、积极主动,不放过任何一个可以进步的机会。检修氟化氢反应炉是一项大工程,姜成负责准备钢板、焊材、氧气和乙炔等材料,整个过程中,他认真细致,没有出现任何纰漏。完成自己的工作之余,姜成主动留下,帮前辈们做些辅助工作,仔细观看前辈如何对内反料进行电焊作业,向前辈取经。
除了不断精进电焊技术外,姜成还在实践中迅速成长,学会了许多设备的操作和维修技能,渐渐能在重要工作中独当一面。
减速机、电机是姜成来到三车间机修班后才了解的设备。起初,他都不明白这些设备的构造和性能,随后,在跟随前辈对这些设备进行维修的过程中,他虚心请教,再加上头脑灵活、善于动手,在短时间内便学会了换轴承、换电机等操作。如今,姜成已经可以独立完成车间内大部分减速机和电机的维修工作,在该厂同龄的维修工人中脱颖而出。
谈及现在取得的进步,姜成明白,无论在技术上还是精神上,自己仍有许多要向前辈学习的地方,也知道唯有踏踏实实、吃苦耐劳、钻研技艺,才是进步的正道,谈及当下他最想实现的目标,姜成脱口而出:“补焊硫酸管道。”
相信,踏实、谦虚、好学的姜成,一定会实现自己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