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孙阎河)日前,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二区主任马小二带领他的专业团队,首次成功完成一例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术后,患者意识清楚,四肢活动良好。
患者为一名50岁男性,以“突发右侧肢体活动无力3小时”为主诉入院。在入院后的影像检查显示,患者右侧颈内动脉起始度重度狭窄,狭窄度>90%;左侧颈内动脉起始度狭窄,狭窄度>30%。在患者家属的同意下,该科制订科学预案,作了充分准备,成功为患者实施手术。手术中,在患者切开的颈动脉外壁,可以明显见到坚硬的斑块,将斑块从颈动脉内膜剥离后,可见血管壁光滑,管径恢复正常大小。整个手术过程非常顺利。
据该院专家介绍,长期以来,人们对脑血管疾病关注的重点多放在发生中风后的治疗上。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则是把关注的重点前移,即中风发生前的预防。目前,在欧美采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已成为动脉硬化性颈动脉狭窄的常规治疗方法,全美每年约15万人接受这种手术。但是,目前国内对此项手术尚未广泛开展,仅有部分大医院有病例报告,全国每年开展有5000例,与我国医疗水平的普及程度较低,筛选出的患者较少,患者对颈动脉狭窄的危害认识不足有关。另外,医生自身对颈动脉狭窄的危害性宣传力度不够,也是影响我国未能广泛开展这项手术的重要原因之一。事实上,颈动脉内膜剥脱手术疗效好,术后复发率低,治疗费用少。多年来,它一直被认为是治疗颈动脉斑块伴狭窄和预防卒中的“金标准”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