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幼儿园免费,残疾村民、孤寡老人、留守儿童、精神疾病患者管吃、管住、管穿,浇地、收割、秸秆还田、耕地、吃水免费,给村民交新农合、意外伤害险,每年春节还要为村民发放现金、大米等……如今很多农村村民生活的梦想,已经成了博爱县鸿昌街道下期城村村民的现实生活。9月14日下午,记者来到省市文明村镇、卫生先进村镇下期城村,见证了该村村民的幸福生活。
下期城村位于市人民路南,博爱县发展大道北,滨河路、葵城路分东西穿村而过,是一个有近万人的大村。当日16时许,在该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记者见到了正在忙活的该村党总支书记王圈。“我们这儿也都是一些普通的工作,没什么好讲的,还是到村里转转看看吧。”得知记者的来意,王圈有些不好意思。
宽敞明亮、服务周到的党群服务中心门前是该村的休闲广场,灯光球场、各种健身器材、LED大屏幕显示器一应俱全,不少村民正在那里打球、健身。走进村里,给人的第一感觉是整洁、有序。王圈介绍,以前下期城村是个“空心村”。近年来,该村大力实施“空心村”改造工程,共拆除旧房1700余间,批划旧房300余座,满足群众的住房需求。投资100余万元打通硬化村内12米宽的主要干道6条约2000米,方便群众出行;投资50多万元修建4000余平方米的文化活动广场,设立健身器材20多种,安装配套灯光球场3个,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投资5万余元种植优质绿化树种4000余棵,并成立卫生专业队,保洁员、垃圾运输员定责包片,每年投资25万余元为村民营造良好的居住环境。
随后,在王圈的带领下,记者来到该村的慈善园。一间间古色古香的屋舍、一排排绿油油的松柏、一面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墙……这里让人感到非常温馨。据介绍,下期城村的留守儿童、孤寡残疾人和贫困户,每天不仅能在村里的慈善博爱园吃到免费的午餐,还可以在整洁干净的休息室、娱乐室里休息娱乐。为了落实精准扶贫政策、解决贫困家庭的实际困难,下期城村投资40万元,将村中闲置的祠堂改造成慈善园,修建了厨房、餐厅,为全村的贫困群众、残疾人和留守儿童免费提供午餐。“成立慈善园,让有困难的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人管,是我们村推出的一项扶贫举措。”王圈说,村里还增加了公益性工作岗位,找来家中失去劳动力的群众有偿做饭、免费辅导留守儿童。
该村党群服务中心附近是该村的学校,新建的一栋教学楼正在紧张施工。该校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是村里筹资近200万元建设的综合教学楼。我们村非常注重教育,近年来村里投资150万元对村小学进行了改建,兴办村幼儿园,免费开展幼儿教育。”在占地50亩的下期城新型社区内,记者见到了在门岗工作的该村共产党员王应海,他高兴地对记者说:“村里投资50万元安装监控探头118个覆盖全村,还投资30万元进行农村电网线路改造,保障了村民的幸福生活。孩子上学免费,群众吃水免费,逢年过节给每人发200元钱,住在这里比住在城市还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