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逐渐转冷,有些人开始上火了。近期,多位读者来电咨询冬季养生如何防内火。对此,记者采访了市中医院内三科主任王洪涛。
听了记者的来意,王洪涛说:“现在已经进入小雪节气,天气越来越冷,人们穿的衣服往往较厚,且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有暖气或空调的室内,再加上冬季空气干燥,活动量相对不足,容易造成体内积热不能适时散发,这时就会出现口腔溃疡、口干舌燥、后背生疮、音哑咳嗽等症状,民间俗称内火。如果再因冬补,过多地食用羊肉、狗肉等温热性食物,就更容易出现体内蕴热的现象。”
王洪涛一番话,让记者茅塞顿开:“原来冬季上火是常态。”
王洪涛接着说:“根据中医的理解,内热所在的部位不同,常有不同的临床表现,上焦蕴热者可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咽喉炎、扁桃腺炎、口腔黏膜溃疡等,中焦蕴热者可表现为舌苔厚、尿黄、便秘、口渴等,下焦蕴热者常可诱发或加重膀胱炎、痔疮等。而内火加外感,就是引起冬季感冒的两大原因。”
王洪涛提醒广大读者,冬季防止上火,要多喝水,多吃水果、蔬菜,比如梨、萝卜、荸荠、甘蔗,不仅滋补津液,还能润肠通便,也可食用一些有清热祛火作用的蔬菜,如芹菜、生菜、大白菜等,尤其要多吃萝卜,民间有‘冬吃萝卜夏吃姜,不找医生开药方’的说法,无论白萝卜还是胡萝卜,是生吃还是炖肉,都适合冬天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