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洋瑞
2019年中站区两会日前闭幕。在今年的中站区政府工作报告中,区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什么?实现路径是什么?又有哪些热点值得关注?让我们通过对政府工作报告的解读,来寻找问题的答案。
今年区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奋力走在全市高质量发展前列,推动中站‘三区四基地’建设全面突破、全面进步,勇当焦作出重彩更精彩的主力军、排头兵,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关键词】高质量发展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攻坚之年,也是中站区“三区四基地”建设全面突破、全面进步之年。
此前召开的区委十届八次全会,对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行了全面部署,提出了在工业高质量发展、城市转型和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开放招商、项目建设高质量、高质量创新发展、生态环境高质量、民生保障高质量七个方面走在全市前列的目标,为今年政府工作指明了努力方向。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全力推动创新发展,研究和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达到3.8%,高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达到12%以上和24%左右。努力加快协调发展,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坚决做到绿色发展,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完成市定目标。持续提升共享发展,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425名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城镇新增就业3900人以上,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
【关键词】“126”工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
“126”工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是指围绕到2020年建成千亿级产业集聚区这一目标,培育壮大新能源汽车装备制造和精细化工新材料两大产业集群,规划建设钛材料产业园等六大专业园区。
【关键词】“363”培优育强工程
“363”培优育强工程是指争取到2020年培育年销售收入超百亿元的大企业集团3家、超10亿元企业6家、超亿元企业30家。
【实现路径】
强化高质量项目支撑。坚持把项目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坚持项目思维,推动工作项目化、项目责任化,全面提升项目谋划建设水平。重点谋划实施十大产业项目、十大基础设施项目“双十工程”,以重大项目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十大产业项目方面,重点推动投资18亿元的20万吨氯化法钛白粉、投资3亿元的鑫诚12万吨特种耐火材料等项目年内建成达产,投资35亿元的中和再生氧化锆5G手机陶瓷背板、投资25亿元的中国宝武现代综合物流园二期、投资10亿元的奋安高端铝型材二期等项目年内开工建设,投资51.5亿元的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项目、投资19.8亿元的龙佰集团高端钛材料、投资7.3亿元的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等项目取得重大进展。
优化高质量营商环境。研究制定营商环境评价体系,突出解决企业开办、运营、退出全流程存在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有效降低市场运行成本,激发全社会发展活力。牢固树立“企业家为大”理念,实施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建立青年企业家人才库,邀请专家学者举办专题培训,组织企业家赴先进企业考察学习,在全社会营造尊重企业家、爱护企业家、支持企业家的浓厚氛围。
建设高质量发展平台。进一步完善产业集聚区、特色商业区功能,推动供应链、生产链、服务链有机融合,打通实体经济发展脉络,推动二三产业联动发展。实施产业集聚区高质量发展转型行动,加强产业集聚区建设工作考核,研究制订产业集聚区提质升级方案,加快园区循环化改造和综合管廊建设,认真做好增量配电业务改革和园区智能化建设试点工作,积极创建高新技术开发区、循环园区、智慧园区和优秀产业集聚区。
以打造工业研发制造基地为重点,巩固扩大集群优势。深入实施“126”工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以产业高端化、技术尖端化、质量顶端化为目标,引导龙头企业全产业链布局,加快建设工业研发制造基地,努力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围绕打造精细化工新材料研发制造基地,依托龙蟒佰利联、三木集团等龙头企业,着力建设钛锆材料产业园和中原绿色环保涂料产业园,重点实施龙蟒佰利联3万吨高端钛材料及分布式能源、中和再生氧化锆5G手机陶瓷背板等16个项目,争取新增年销售收入70亿元。围绕打造汽车零部件研发制造基地,依托风神股份、龙星化工等龙头企业,着力建设风神汽车零部件产业园,重点实施风神全球工业胎研发中心、年产3万条工程子午胎、奋安年产18万吨高端铝型材二期等5个项目,争取新增年销售收入20.5亿元。围绕打造新能源汽车研发制造基地,依托多氟多、集越纳米等龙头企业,着力建设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产业园,重点实施2000吨锂离子电池用电解质、8GWH锂离子电池、30万套电机电控、1万吨碳纳米管导电浆等项目,争取新增年销售收入39.7亿元。
以提质增效为核心,着力增强企业竞争优势。深入实施“363”培优育强工程,研究制定个性化扶持政策,支持重点企业提质增效、扩大规模。引导龙头企业围绕产业链上下游、左右岸配套项目、整合资源,巩固提升行业优势,力争在培育年产值超50亿元、超100亿元企业方面实现新突破。加快推动“小升规、规转股、股上市”,大力发展科技型中小微企业,争取新培育“专精特新”企业1家、新三板挂牌企业1家、主板上市后备企业3家。加快推进“三大改造”,支持风神轮胎、龙蟒佰利联创建绿色工厂,引导多氟多智能车间向智能工厂升级,推动规模以上企业实施技术改造,进一步降本增效、提升素质,争取省、市工业智能化改造现场会在中站区召开。深入开展“质量标杆进企业”活动,弘扬工匠精神,支持企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争创企业省长、市长质量奖。
以发展新产业方向,积极培育新增长点。积极抢抓新经济发展的窗口机遇期,大力发展高新企业、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新经济增长点。以中和再生氧化锆5G手机陶瓷背板、中安装配式建筑为产业链节点,积极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绿色建筑产业。深入推进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在工业领域深度应用,探索发展个性化定制、众包设计、网络协同开发、云制造等新型制造模式。支持龙头企业完善企业云、行业云及大数据平台等基础设施,推动人、设备与产品的实时联通、精确识别、有效交互与智能控制。支持中小企业借助第三方平台开展全网营销,提供技术、营销、物流、客服等全方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