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有“正月茵陈二月蒿”的说法。茵陈有什么功效?食用时又有哪些禁忌?记者邀请市中医院药学部主任李娥为大家讲解。
李娥说,茵陈别名牛至、耗子爪、绵茵陈、绒蒿、细叶青蒿等,是药食同源的植物。茵陈全草可入药,其性苦、辛、微寒,归脾、胃、肝胆经。临床上,茵陈有清热利湿、退黄等功效,主治黄疸、小便不利、湿疮瘙痒、传染性黄疸型肝炎等症。入菜时,要选茵陈的嫩苗,可以焯水后凉拌,也可以加面粉做成蒸菜食用。茵陈有两个采收期,春季采摘的称绵茵陈,秋季采摘的称茵陈蒿。
茵陈的食用方法有很多,最简单的就是煎水喝。此外,茵陈还可与蒲公英、车前草、玉米须、红枣等搭配食用,分别有不同的疗效。其中,茵陈红枣汤在民间十分有名,是治疗肝炎的偏方,也可平时饮用护肝;用茵陈、艾叶、侧柏叶、菖蒲煮水泡脚,可疏肝解郁、祛除肝胆湿气,对小儿湿疹、黄疸也有一定疗效。
茵陈是常见的一味中药,虽然对身体有很多好处,但由于茵陈的药性,并不适宜大量饮用。李娥说,饮用过量,很容易造成身体的损伤,特别是对胃部的损伤。此外,过量服用还会抑制中枢神经,造成头晕、恶心、腹泻、上腹部不适等症状。 梁智玲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