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前,80岁的魏奶奶因久坐且过度劳累后,逐渐出现右侧腹部腹壁疝手术瘢痕处持续疼痛,休息后仍不见好转,慢慢疼痛波及全腹,其腹痛还有进一步加重的现象,魏奶奶连走路、睡眠也受到了严重影响。尽管魏奶奶四处求医,但医生在给其检查身体时并未发现明显异常。前不久,魏奶奶到市中医院就诊。该院外科专家会诊后,排除内脏疾病,建议其到该院疼痛门诊进行诊治。该院疼痛门诊主任郭瑞云接诊后,给魏奶奶详细查体,并仔细询问病史,考虑魏奶奶是多次腹部手术后腹肌薄弱所致腹压不足而引起的胸椎源性腹痛,鉴于患者高龄、基础病多,安全有效的方法是运用肌筋膜疼痛触发点疗法,治疗一个疗程后,患者腹痛消失,生活可以自理,睡眠明显改善。为了表达感谢之情,魏奶奶将一面写着“妙灸神针医百病,德艺双馨传四方”的锦旗赠送给郭瑞云。
什么是肌筋膜疼痛触发点疗法?据郭瑞云介绍,肌筋膜疼痛触发点疗法是根据西医人体解剖学为基础,从患者的症状出发,在相应的肌筋膜上找到触发点(触发点可能不止一个),用按摩手法或者针刺将隐性的或活化的触发点灭活,重新恢复自身的生物力学平衡,以减轻或消除患者症状的一种治疗方法。
“现代生活中,越来越多人深陷颈痛、背痛、腰痛、肩痛、手痛、膝盖痛或是足跟痛的困扰。临床实践和研究表明,大部分的常见疼痛以及许多其他不明原因的症状,实际上都是由肌肉内存在触发点所引起的。”郭瑞云说,“持续3个月以上的疼痛一般称为慢性疼痛。慢性疼痛的发生预示人体对疾病反应的一种信号或其他部位可能出现健康危机。由于它的发作会使患者出现睡眠紊乱、食欲缺乏、精神崩溃甚至焦虑等症状,导致不少患者因无法忍受长期的疼痛折磨,使生活质量严重下降。”
据郭瑞云介绍,触发点会使肌纤维持续紧张,从而引起骨骼和关节功能异常,最终引起退化、血管和神经受压、运动受限等问题。如果得不到合适的治疗,触发点可使许多不适症状长期存在。肌筋膜疼痛触发点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大部分的疼痛门诊患者都涉及到肌筋膜疼痛触发点,各类疼痛与此关联。
“触发点疗法无创或微创,安全有效、疼痛轻、适应症广,可多点治疗,且成本不高,患者更易接受。”郭瑞云说,“该技术依托欧美科学的解剖、病理、生理和流行病学调查基础及最新研究成果(被SCI期刊发表)被西方物理治疗师广泛应用,特别针对偏头痛、颈椎病、三叉神经痛、反复落枕、慢性咽喉炎、口腔溃疡、肩周炎、肩颈综合征、四肢麻痛和关节疼痛、腱鞘炎、乳腺疼痛、胸背痛、顽固呃逆反酸、慢性腹痛、痛经、前列腺炎、腰背痛、产后腰痛、腰椎间盘突出、慢性盆腔疼痛、坐骨神经痛、膝踝关节疼痛、跟痛症、足底足趾和手指疼痛、雷偌氏综合征、运动损伤性疼痛等病症有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