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学徐州扬州 促转型发展 上一版3  4下一版
城市建设由规模扩张转向品质提升
放大跨江融合发展的“扬州优势”
“9631”交通圈构建城市新格局
“公园+”:扬州新标识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9 年4月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放大跨江融合发展的“扬州优势”
本报记者 郭树勋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记者在扬州市采访,听到最多的一个词是大融合。该市把“推进跨江融合发展、宁镇扬一体化发展和沿江沿河联动发展”作为未来5年要全力推进的十件大事之一。

  加大跨江融合发展力度。一、该市以便民惠民为根本,进一步完善南京、镇江、扬州3地医疗保险异地就医联网结算和社会保险关系顺畅转移接续机制;强化与南京、镇江两地在旅游、科研、教育、卫生等领域的全方位合作,实现功能互补;加快南京、扬州毗邻地区融合发展步伐,打造仪征—六合353省道沿线健康养老生态休闲带,积极承接南京江北新区汽车、电子、新材料等产业。二、该市实施特色对接、错位发展战略,积极融入上海、苏南经济板块,为上海全球科技创新中心打造人才实训和产业化基地。

  聚合优质资源。该市一是发挥产业发展优势,实施“特色高端装备引领行动”;二是实施“12345”创新发展工程,大力推进全国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建设,建设20个特色小镇,打造3个创新板块,每年新开工40个重大服务业项目、50个重大工业项目;三是推动江广融合区软件和互联网产业板块提升发展,推动国家级开发区、国家级高新区、扬子津科教园区高端装备制造业板块融合发展,推动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农业和食品加工业板块加速发展。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