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份和2月份收集员工合理化建议64条,3月份收集了217条,参与率达15%。”4月9日,多氟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企管科郭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员工提出合理化建议制度是从2007年开始的,截至目前已累计建议5000多条。”
为培养有改善思维的员工,激发员工参与改善的热情,多氟多推出员工提出合理化建议制度的措施。经过多年不断完善和发展,已形成一套完整的流程,主要依据创新型工艺、提高工作效率、扩大经济效益等标准,分层评审,由各部门接收建议并初审,然后由企管科组织评委会打分,轮值副总和总经理进行评判,最后由董事长决策,评出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四等奖和鼓励奖,并在每月中层干部会议上提出表扬。
建议不管大小,只要能提出合理的、对多氟多有利的,都是好建议。多氟多安全环保部的李宁看到厂区门口混乱的停车秩序、厂区无序停放的车辆以及充电设施的不规范使用,提出了《关于规范厂区车辆停放使用充电桩秩序的建议》,希望效仿办公区门口划分燃油车及电动车专属车位,并且利用各种培训及班前会开始前的几分钟,宣传绿色出行、文明使用充电桩及文明停车等;对接受过教育却仍不文明使用充电桩的车主,建议保卫科介入,给予相应处罚等。
员工的积极性和热情是多氟多活力的来源。多氟多注重培养员工的改善性思维,鼓励其为公司的发展建言献策。由于多氟多销售及部分采购业务是通过框架协议及订单开展,并没有制度固定该类业务履行流程,所以经常产生业务纠纷。由于多氟多销售人员、业务人员对合同和各种单据固定证据的认识不够充分,导致对外产生诉讼纠纷时公司维权不利。多氟多法务部的刘壮志、杨利利二人针对这种情况,建议公司出台《框架协议及订单管理制度》规范业务流程,并建议将履行痕迹化管理列入绩效考核范畴。
“希望业务人员权责清楚,依照规章制度开展业务。”刘壮志认真地说,“及时对合作方固定合同履行过程中的证据,做到订单有效力、生产有依据、发货有凭证、对账有回应、维权有效果,这样大家的辛苦才不会白费。”
郭杰说:“将员工智慧‘利润化’,广泛采用合理化建议,激发全体员工的创造性思维,征求大家的好意见,以便指导公司圈定目前类目,促进各项工作更好、更快发展。”
这些建议都是基层智慧的积累、日常工作的启发,有时这样一个小小的建议,能为公司带来直接或间接的效益。其实企业的目的,并不是希望从每条建议中获得多大的经济效益,而是为了培养有改善思维的员工,提升全员精益管理和现场改善的能力,促进公司更快、更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