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个月于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的“大美亚细亚——亚洲文明展”上,来自我市的汉代五层彩绘陶仓楼受到了中外参观者的关注。陶仓楼是焦作颇具代表性的文物。上世纪70年代以来,我市发掘出土的陶仓楼近200座,无论从数量上、型制上,还是体量上,均居全国之首,可谓中国一绝。
不同于四川金沙遗址出土的太阳神鸟金饰,体现远古人类对太阳及鸟的强烈崇拜;也不同于甘肃雷台汉墓出土的“铜奔马”,表现汉代人勇武豪迈的气概、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我市出土的陶仓楼充满人间烟火气,与一同出土的负粮俑、瞭望俑、侍女俑、推磨俑、陶狗、陶磨、圈厕等组合在一起,真实还原了古代庄园经济的场景,令人产生穿越回庄园相望、仓楼林立、阡陌纵横的汉代山阳县的冲动,重温“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的诗意生活。
陶仓楼等文物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我市厚重历史文化的重要体现,我们有责任、有义务让更多的人了解它的历史和艺术价值。一方面,我市文物工作者要经常性地走进学校、军营、乡村开展系列送展活动,让焦作人熟悉焦作文物,“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更加钟爱这块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另一方面,要让陶仓楼等我市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走出去”,架起焦作走向世界、世界了解焦作的文化之桥、友谊之桥。
陶仓楼作为焦作的一个重要文化符号,具有成为爆款文创产品的潜质。近年来,我国“文化+旅游”发展火热,各种文创产品令人眼花缭乱,如苏州市博物馆推出的秘色瓷莲花碗曲奇饼干、文徵明手植紫藤种子,北京故宫博物院推出的朝珠耳机、VR版《清宫美人图》,都成为“网红”商品。截至目前,北京故宫博物院已研发9170种文创产品,去年的销售额超过10亿元。当前,我市正在全力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要想打造让游客入眼入心的文创产品,就有必要围绕陶仓楼这样的特色文化元素做文章,形成焦作独有的文化风情。
是时候让陶仓楼等独具焦作特色的文物活起来了,这些文物一旦掀起“盖头”,一定能为推进我市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