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太极拳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炎炎夏日天 浓浓太极情
张绍均:太极拳“气致中和”
陈志伟:太极才俊 志在传承
翟世宗应邀到 市武式太极拳协会讲学辅导
市首届太极拳师 规范化教学培训班成功举办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9 年7月3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张绍均:太极拳“气致中和”
本报记者 高小豹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张绍均在习练太极拳。
  本报记者 高小豹 摄
 
   

  气,在中医康养文化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那么,就康养而言,太极拳对气有什么要求?又有什么作用?带着这些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市太极拳健康养生研究中心副主任、优秀武术名师张绍均。

  “研究太极拳康养,当然离不开太极拳与气的关系研究。太极拳康养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不是能得气、得对气,这是太极拳作为康养手段,有别于一般体育运动的独特之处,也是魅力所在。那么,太极拳对气的要求是什么呢?概括起来,就三个字:致中和。”针对记者的提问,张绍均直奔主题,肯定了太极拳康养与气的关系。随后,张绍均对太极拳“气致中和”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和剖析。

  张绍均说,平衡论和元气论,是中医康养的核心思想。中医认为,人体很多疾病,是由于体质偏离了中道平衡;人体衰老,是元气损耗所致。因此,药石调养,也是朝着纠偏颇、补元气这个方向和思路进行尝试。太极拳的养生思想和功法实践,正是汲取了中医的这一核心思想。总纲上,太极拳提出了“详推用意终何在?延年益寿不老春”的主张。方法实践上,以和式太极拳为例,鲜明地提出了“以外五行带内五行,以自然柔和之体、养体内中和之气”的设计和安排,和“导气令和、引体令柔”的传统导引养生术一脉相承。所以说,“气致中和”是太极拳发挥良好康养作用的重要前提。

  那么,太极拳的“气致中和”,与传统导引养生术比较,又有哪些优势呢?张绍均认为,太极拳的优势是,把“中”与“和”进行了有机的结合。也就是把中医的平衡论与元气论,进行了统一和结合。还以和式太极拳为例,和式太极拳经典理论《耍拳论》,开宗明义,该拳“取法老庄自然之道、易学阴阳之理、无为之为之论”,这三个方面的核心,就是致中和、合于道。所谓“气致中和”,从现代医学角度看,对应的就是心肺功能的强健与和谐。而心肺功能的强健与和谐,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生命的健康与活力;而合于道,用现代话说,就是要尊重科学知识、合乎客观规律。所谓得气,就是意念与动作呼吸和谐一致;所谓得对气,就是合乎气机顺逆之道,呼吸节律合拍、末梢循环畅达。尊重科学、合乎规律,就更无语多讲了。

  张绍均最后说,在服务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相融合的伟大实践中,在服务健康中国和康养事业的伟大实践中,太极拳要发挥更大的价值,既离不开传统医学理论的宝贵支撑,也离不开现代科学的正确指引。只有不断持续深入的科学研究,太极拳才能为人类的健康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名师档案:

  张绍均,1967年出生于太极拳发源地河南温县,和式太极拳第七代传人,市优秀武术名师,中国武术段位制指导员、考评员,民盟焦作市公共卫生支部主委,市太极拳健康养生研究中心副主任,人民教育出版社《少儿国学》太极拳网络教学栏目特邀主讲,对太极拳文化研究、养生保健有独到见解。

  如果你在习练太极拳过程中有什么困惑,请添加微信号tjqzk,或将你的问题发送至电子邮箱jzrbgxb@126.com,也可编写短信发送至手机13569191591,武术名师将在《名师大讲堂》栏目为你解惑释疑。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