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太极拳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炎炎夏日天 浓浓太极情
张绍均:太极拳“气致中和”
陈志伟:太极才俊 志在传承
翟世宗应邀到 市武式太极拳协会讲学辅导
市首届太极拳师 规范化教学培训班成功举办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9 年7月3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陈志伟:太极才俊 志在传承
本报记者 宁江东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陈志伟在习练太极拳。 本报记者 宁江东 摄
 
   

  7月28日,在太极拳发源地温县陈家沟,“一赛一节”的氛围日渐浓厚,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太极拳爱好者来此拜师学艺。当日上午,在各界嘉宾的见证下,陈家沟太极拳功夫学校副校长兼主教练陈志伟喜收新徒,陈高高、王忠龙、胡杨、郭战兵、常明月等来自全国各地的23名太极拳爱好者终圆拜师梦。而对80后拳师陈志伟来说,又多了一分沉甸甸的责任。

  陈志伟1985年出生于温县陈家沟的一个太极拳世家,其祖上为太极宗师陈花梅,陈花梅从学于一代宗师陈长兴,功夫甚纯,乐善好施,曾创建了当时陈家沟最大的西北拳社,广收门徒。其父亲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太极拳代表性传承人陈照森,陈照森不仅精通陈式传统太极拳、推手、太极长短器械等,其春秋大刀更是堪称一绝,人称“大刀王”。在家庭的熏陶下,5岁时,陈志伟便开始随父习拳。从此,无论寒冬酷暑,陈志伟练拳不辍。当其他孩子尽情享受少年时光的轻松快乐时,陈志伟却成为父亲的影子,每天随其左右,耳提面命,习拳的甘苦,他从小便领略得比常人更多。

  在父亲的悉心教导下,少年时的陈志伟已先后系统精修了陈式太极拳各种套路、器械,其拳法中正大方,动作冷脆快猛,颇具其父亲的风范。陈志伟尤其注重家传太极内功的习练,他每日坚持站桩,深刻研究中医等各类书籍,渐渐悟出太极真谛。

  每到寒暑假,陈志伟便充当父亲的助教,在父亲创办的陈家沟功夫学校教授学员练拳。由于他为人真诚谦逊,性格质朴忠厚,学员们都愿意和他交朋友。在教学过程中,陈志伟将拳理拳法结合,注重因人施教,尤其注重激发学员的练拳兴趣,所以很多太极拳爱好者开始慕名找他学拳。多年来,陈志伟曾多次应邀赴北京、河南、河北、浙江、福建等20多个地市授拳,并多次担任陈家沟太极拳名家大讲堂暨陈照森系列高级培训主教练。和父亲一样,陈志伟渐渐承担起传承弘扬太极拳的重任,其传拳事迹被多家电视台、报纸等媒体采访报道。

  授拳之余,陈志伟多次参赛开阔视野,先后获得2006年陈家沟太极拳功夫精英赛陈式太极拳、太极剑两项第一;第四届中国·焦作国际太极拳交流大赛陈式太极春秋大刀一等奖;连续在2007年、2008年中国陈家沟太极拳邀请赛上夺得太极拳器械、套路、太极剑等五项一等奖。同时,陈志伟多次率队参加各类比赛,屡屡摘金夺银,他的学员先后获得金牌数百枚。

  太极才俊,志在传承。今天,陈志伟已经从父亲手里,接过接力棒,立志像父亲一样,将太极拳传承发展作为一生的责任。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