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中国·世界丨新媒体 上一版3
世卫组织期待与中国继续展开疫情相关科研合作
要闻简报
火线入党
今年前2个月 全国发行地方政府债券12230亿元
IMF和世行表示
“随时准备”帮助成员应对疫情
湖北襄阳 隐瞒病情者将被列入征信黑名单
图片新闻
非洲三国报告首例新冠肺炎病例
本报“创新全媒体融合传播方式”
入围我市工作改革创新奖初审项目
焦作地区政务微信排行榜
上周本报最受关注的微新闻公布
焦作日报今日头条号传递焦作战“疫”最强音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 年3月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创新全媒体融合传播方式”
入围我市工作改革创新奖初审项目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本报讯(记者原文钊)日前,中共焦作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办公室对我市2019年度工作改革创新奖初审入围项目进行社会公示,本报报送的“创新全媒体融合传播方式”项目入围。此次入围的项目共有60个,其中市直部门工作改革创新奖入围项目40个,县(市)区工作改革创新奖入围项目20个。

  这是本报积极探索创新全媒体融合传播方式取得的崭新成果。近年来,本报始终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优化服务水平,提升传播能力,推进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新型媒体深度融合,构建了报、网、微、端“四位一体”全媒体融合发展的新格局。同时,积极开展提高记者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四力”教育实践活动,鼓励本报全媒体记者以脚力深入基层、以眼力明辨真伪、以脑力深入思考、以笔力呈现作品,在全面整合报纸版面资源的基础上,立足新平台、运用新手段,推送大量来自基层的鲜活新闻报道,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提供了广阔阵地。

  本报紧跟媒介前沿的发展变化,加快媒体融合步伐,充分依托传统媒体采编资源,积极发挥微信、微博、新闻客户端“两微一端”以及抖音、今日头条等新媒体平台优势,通过及时、全面、客观发布各类便民服务资讯,传递党的声音、关注民生热点、服务读者生活,架起了市委、市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打通了党报服务读者的“最后一公里”,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赞扬。

  去年,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进行了全新改版升级,实现“每日三更”,创新开设《新闻早班车》《“一把手”公开晒工作》《新闻追踪》等专栏,并倾力打造新版“焦作+”新闻客户端,全方位跟踪报道市民普遍关注的问题,针对市民需求提高服务水平、丰富阅读体验,社会影响力显著提升。

  为了进一步满足市民的阅读需求,给广大读者带来更加直观的感受,本报主动出击,积极作为,通过视听采访、直播等方式,将我市的重大活动、特别报道等通过手机、互联网等方式第一时间分享给广大市民。市民只需拿起手机,打开本报全媒体矩阵的微信公众号就能随时随地看直播,极大满足了市民的阅读需求。

  通过融合创新,推进党报党媒立体交叉覆盖,亮点频呈,特色渐显,受到市委、市政府领导,业内专家和读者的好评,走出了一条媒体转型、媒介融合、快速发展的成功之路,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中国记者》《新闻战线》等媒体集中报道焦作日报社创新发展的实践经验,成就了备受报业同行关注的“焦作日报现象”,全国各地有50多家报社先后到焦作日报社考察学习媒体融合的做法和经验,提升了焦作在全国的影响力,在报业融合发展中创造了“焦作标签”。

  截至目前,《焦作日报》年发行量11万份,本报旗下新媒体平台用户已达100万。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