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坚守公益为民,奉献社会是我们必须履行的责任和担当。如今,在党建的正确引领之下,公益性将更加突出,最终换来万千百姓的幸福感。”该院党委书记杨永国说,“尤其是女性的健康水平,这不仅关系到女性的身体素质和工作业绩,还对千家万户的幸福和祖国下一代的健康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13年来,我院通过‘春暖万家·关爱女性健康’大型公益活动,不但为女性朋友及时筛查出身体疾患,而且还引导她们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增强防范意识,也让越来越多的女性认识到,有了健康的支撑,其他的存在才有意义。”
在该院,为爱坚守的不仅仅是“春暖万家·关爱女性健康”大型公益活动。1月3日,该院连续7年组织开展“无偿献血周”活动。活动中,在该院党委领导班子的带头下,一大批医务工作者踊跃加入到无偿献血的队伍中。作为医务工作者,他们更加清楚血液在救治生命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由于成绩突出,此前该院荣获国家卫健委颁发的“全国无偿献血促进奖”,成为我省卫生系统内唯一获此荣誉的医疗单位。
在公益的路上坚守,该院最大限度地把患者所需、医院所能结合起来,为需要帮助的人贡献力量,在怀川大地撑起了爱的天空。
“疫”不容辞背后的大爱情怀
疫情防控期间,该院不仅派出医护人员驰援武汉抗疫,而且还纷纷捐款献爱心。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该院离退休职工也纷纷捐款,其中一名退休员工因病住院花费了十几万元,出院得知消息后仍献出了爱心。
今年2月初,该院妇产科抢救了一位瘢痕子宫破裂患者。经过该科医护人员的全力抢救,这位患者转危为安,早产的婴儿被送到儿科监护室进行救治。这位患者家里有年迈的婆婆和年幼的女儿,一家的经济收入全靠其丈夫外出打工挣钱。因为疫情,她的丈夫无法外出打工挣钱,全家没有了收入,医疗费用更是让这个家庭一筹莫展。得知这一情况后,该科医护人员主动在科室微信群内为患者自发捐款。当35名医护人员捐赠的2450元送到病房时,这位患者感动地落泪。善举,是流向患者心中的甘露;真情,是医患之间的水乳交融。
疫情防控期间,该院急诊科副主任、市心理咨询师学会副会长张金霞在干好本职工作之余,积极参加疫情防控心理援助公益服务,为防疫一线人员以及疑似和确诊患者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援助。该院的营养师、中医师等也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为患者提供公益服务。
“担当在肩,公益为民。医学不仅是一门科学,而且是人类爱心的体现。医学从来不是冰冷的,而是充满了生命的温度。对于公立医院来说,坚持公益性是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的,生命的价值和尊严永远是第一位。”该院院长于拥军说。
该院的爱心善举以及开展的一系列公益活动,如一缕缕春风温暖着老百姓的心,又如巨大的磁场,在怀川大地产生“强磁场”效应。基于此,该院连续多年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
在志愿服务中引领公益新风尚
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关键阶段,该院志愿者积极响应医院号召,广泛开展志愿导诊服务,助力该院全面复诊。在该院门诊大厅、内外科诊区、特检科等地,处处都有志愿者的身影,他们为前来就诊的患者及家属提供就诊路线引导、秩序维持、就诊信息咨询等服务,用实际行动诠释着疫情防控期间的雷锋精神。
近两年来,该院大力弘扬新时期的雷锋精神, 普及“学习雷锋、奉献他人、提升自己”的志愿服务理念,加大志愿服务力度,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亮点纷呈。焦作市志愿服务市长奖优秀奖、志愿服务工作优秀集体、中国卒中学会红手环志愿单位等多项荣誉,见证了该院公益志愿服务事业的长足发展。
如今,志愿服务在该院播撒了爱心种子。一次次的基层义诊,将健康送到群众身边;一次次的帮扶行动,让爱的阳光撒向远方。从爱心义诊到健康扶贫,从科普宣教到基层帮扶,该院开展的点点滴滴公益行动,正汇聚成奔涌向前的公益潮流。
一座最具社会责任感的医院,一个长期履行公益事业的医疗机构,必须有高超的医疗技术和综合实力做支撑。为了给技术创新创造条件,该院不断更新、引进设备,拥有的国际尖端设备量在我市首屈一指。前不久,一台用于肿瘤早期诊断与分期的医疗设备——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在该院投入使用。PET-CT是以一种非侵袭性的方式,从代谢水平上评估检查者全身状况的检查。在癌症早期,癌细胞在人体内尚未形成明显肿瘤时,其代谢水平明显异于正常细胞,PET-CT显像技术是将极其微量的“肿瘤探针”注射到人体内,在特殊的体外探测仪器下,多维立体的影像显示出全身的生理代谢和解剖结构,各种病灶让医生一目了然,可发现2厘米以下的早期肿瘤,实现癌症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此外,该院立足基因技术和细胞工程等先进技术带来的革命性转变,借用基因测序等高科技手段,开展肠癌早期筛查,不仅帮助人们预知肿瘤等疾病的风险,而且从基因层面找到病因,让患者得到精准治疗。机器人辅助手术治疗方面实现新突破、高仿真3D打印技术运用骨科领域日趋成熟、CT穿刺活检技术再登高峰……该院通过全力发展高精尖新技术,有力地呵护了群众的生命健康。去年年底,“2019公立医院建设典型经验”评选结果出炉,河南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荣获“科技兴院”奖,又摘得了一项沉甸甸的“国字号”奖牌。这个大奖的背后,是该院近年来抢占科技制高点,不断加大科研投入力度,激励医务人员科研创新,全力打造科技兴院创新品牌的结果。去年4月9日,该院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郑大一附院将在学科建设、医疗技术、科研工作等方面对该院进行全面指导和支持。之前,该院还与北京肿瘤医院、北京协和医院等国内一流医院建立了不同层次、不同渠道的合作关系,加入了河南省精准肿瘤大队列研究项目。该院加强与中美(河南)荷美尔肿瘤研究院等机构的深度合作,先后邀请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的专家教授到医院进行学术交流和指导。
医术为根,爱心为本。作为一家公立医院,河南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始终坚持公益第一的理念,不断参与并组织各种公益活动,让公益事业灼灼其华、绽放光彩。我们有理由相信,一个时刻为百姓着想的医院,必然会是让百姓放心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