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王向阳
“手勤快、把电省;腿勤快、把钱省,多问几句效益增。”4月14日,在武陟县电业局龙源供电所,有着“大管家”之称的郑卫东如数家珍地说着自己的节约经。
说起“大管家”的这个称呼,就不得不说说郑卫东所在的工作单位——武陟县电业局龙源供电所。该所担负着武陟县工业集聚区200余家企业和部分县城居民的供电任务,2010年完成售电量2.65亿千瓦时,占到全局年供电量的四分之一,担任所长的郑卫东被同事们称为用电“大管家”。
谈起自己的节约经,郑卫东深有感触地说:“随手关灯节约几度电、两面打印省上几张纸、多走几步路不浪费一滴油,这些看着都是不起眼的小事,可要坚持下来还真不容易。刚开始大家都有点儿不习惯,几个月下来,每月都能省出100元左右。”
谈起供电量,郑卫东的小算盘更是打得啪啪响。能够手拉手供电的,坚决不影响客户生产;能够转移负荷小范围停电的,再麻烦也坚决不扩大;必须整条线路停运的,要将停电时间缩到最短。今年3月份,在10千伏瑞丰线路和三环东线的检修工作中,郑卫东提前对客户进行了告知,并根据客户的意见对检修工作进行优化,压缩检修时间,提前两个小时完成检修任务。
“这两条线路平均供电负荷有6300千瓦,每个小时大约能供5000千瓦时的电,这节省下的两个小时,就能多供1万千瓦时的电。要是不精打细算,这浪费可就太大了。”郑卫东扳着指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