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秦林林
大学生创业最难的是什么?是放下架子,摆正位置。
武陟县大学生村官金志武就放下了架子,凭借着勇气和努力,实现了从普通教师到小企业家的成功转型。
2004年,26岁的金志武从焦作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毕业后,应聘于县城一家私立学校,成为一名教师。2006年7月,金志武决定辞去教师工作,报考大学生村官,当上了嘉应观乡二铺营村村委会主任助理。
大学生回乡创业,优势在哪里?金志武认为,一定不能盲目地攀高求大,而要选择适合自己的项目。他经过多方考察,拿出自己的积蓄,加上从亲戚朋友那里借的5万元,在家门口建起了一个中等规模的养猪场。
初次养猪,一切都得学习。金志武买了许多有关饲养的书籍,开始疯狂研究饲养技术,并不时地到乡畜牧站向专家请教。猪崽儿病了,他就到处寻医问药,有时候半夜还要起来给小猪打针、喂药。仅仅几个月,金志武就掌握了一定的生猪饲养技术,当年出栏生猪200多头,创收12万余元。有了资金保障,2008年,金志武又办起了第二个养猪场,共出栏生猪500多头,创收15万余元。2009年,金志武又投入10万余元,建了一个能繁殖子猪的猪舍和一个大型沼气池。
如今,在金志武的精心经营下,他养的成品猪远销到上海、苏州一带,效益越来越好。谈起今后的打算,他说准备再建一所猪舍,将自己的饲养规模再扩大100头。
作为大学生村官,金志武没有忘了自己的职责,他组织本村和邻村的饲养户成立了一个饲养协会,定期聘请专家和教授来给大家讲课,并且采取统一防疫、统一销售的方法,降低生产成本,帮助村民共同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