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今日沁阳/副刊 上一版3
春暖花开
人过五十情更真
我和我的学生
游九女仙湖
咏安居工程
香椿树
书画苑
早春园景
古城记忆
每周一字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年2月1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每周一字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梅(形声)(会意)字

  小篆“梅”,从木、每声。本义作“枬”解,乃楠木,故从木。又以每本作“草盛上出”解,梅为干极端伟,枝叶森秀之大木,含有干高叶繁即木盛之意味,故从每声。

  梅,“独天下而春”,作为传春报喜、吉庆的象征,从古至今一直被中国人视为吉祥之物。“梅具四德,初生为元,是开始之本;开花为亨,意味着通达顺利;结子为利,象征祥和有益;成熟为贞,代表坚定贞洁。”此为梅之“元亨利贞”四德。梅开五瓣,象征五福,即快乐、幸福、长寿、顺利与和平。

  冬春之交,仍是严寒肆虐之际,朵朵梅花如疏枝缀玉凌寒绽放,或艳如朝霞,或翠似碧玉。在万物凋零,百花绝迹的苍茫大地上尤为赏心悦目。“不要人夸好艳色,自留清气满乾坤”。梅清雅俊逸的高洁品格深为人们所钟爱。

  正因为梅所独具的这些优秀的生命质量,以及旺盛的生命力,庭院、山坡、河堤、悬崖,都有她“俏也不争春”,“清极不知寒”的凛然身影。师法自然,默默屹立在大自然中的这些大师们,无言地向人们传达着本真无华的生命意义,无时无刻不在四季轮转的更迭中,示现着最究竟的化育之道。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就不同”。一株清梅,心澄体静。诚愿世间尽得如梅般高洁之士,留得清气满乾坤。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