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焦作新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效能提升助推发展新跨越
18万余元补助文化站互联网服务体系建设
孟州市扶贫开发省定整村推进项目完成
马村区工矿废弃地复垦规划通过审核
新华街道创新管理模式服务民生
图片新闻
解放区民政局公开承诺做到“四注重”
转型示范 铿锵前行
温县“组团下乡”宣讲十八大精神
关于举办首届全市书法美术摄影
作品大奖赛的征稿启事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年11月2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转型示范 铿锵前行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上接一版)对我国资源型城市发展具有借鉴作用。

  主动行动决定结果。7月26日,国家发改委将我市确定为全国经济转型发展工作联系点;23个省直厅局、省金融机构与我市相继签订战略合作协议,6个省直厅局出台支持政策或建立会商机制,一批重大转型升级项目正在推进。

  焦作还充分利用区域优势,加强与郑州、晋城等周边地市和青岛等先进地市的战略合作,积极促成一批战略合作项目:云台山、陈家沟、嘉应观入选中国大黄河十大精品线路,与晋城市签订了旅游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与青岛市签订了口岸区域合作框架协议,与新乡市、济源市建立了区域环保合作机制,加强了与中国化工、中国兵器、中国兵装、中国铝业、神华集团等央企合作及海翼集团、奇瑞汽车等行业旗舰企业的战略合作。

  运作有高下,效果大不同。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仅市发改委就争取到国家和省政策性资金15.5亿元,比上年全年多争取6亿元,再创历年新高。同时,我市今年又争取到国家资源枯竭城市转型补助资金3.5亿元。

  (七)东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回看转身处,春意早初染。

  转型示范,增添无限活力与动力。1~9月份,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196.7亿元,同比增长10.1%,增幅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工业生产和投资需求回升快于全省,1~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分别环比回升0.4、0.2个百分点。

  除此之外,装备制造业、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食品工业已成为引领我市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前三季度,全市四大新兴产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全市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4.5%;全市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9%,低于全市平均增速6个百分点。

  经济转型是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经济结构的优化,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主要包括发展模式、发展要素、发展路径等转变。归根结底,离不开项目建设这一载体。

  焦作不断加快焦作新区、9个省级产业集聚区、十大特色产业园区和县域首批十大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完善集聚区配套服务功能,吸引企业向园区入驻、项目向园区集中,充分发挥了园区集聚效应和带动作用。与此同时,本着创优环境的目的,铁路网、公路网、能源网、水利网、生态网、信息网等6网建设扎实推进。

  截至目前,焦作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3.9%,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6.1%,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同比增长38.9%。9个省级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8.4%,居全省第三位;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54.3亿元,增长49.9%,高于全市平均增速27.9个百分点;1~8月份平均投资额42.74亿元,连续2个季度位居全省首位。

  转型示范,科技创新是驱动引擎。我市承担的卓立烫印热升华成像技术和配套打印设备的研究及应用等3项省重大科技专项实施顺利。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我市新增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家,新增数量居全省第二,总数增至33家。同时,11家企业技术中心被省有关部门联合认定为第十六批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占今年全省认定总数的10.8%。至此,我市已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72家,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总数位居全省第三。

  金融是经济的血液。今年年初以来,全市企业完成资本市场融资99.3亿元,同比增长19.2%。签订银企合作项目717个,签约总额245.12亿元,获得省级银行对我市3~5年中长期授信800亿元。焦作市商业银行与港中旅实现战略合作,携手共赢。

  为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焦作积极建设组团式城市,强力实施“14820”城市转型工程,努力打造1个核心城市、构建4个城市组团、建设8个功能区和20个中心镇,确定博爱县、修武县与中心城区一体化发展,沁阳市、孟州市、武陟县和温县为组团城市的“核心城市—城市组团—中心镇—新型农村社区”城乡架构和放射状网络化组团发展战略。目前,《焦作市中心城市组团式发展总体规划(2011~2030)》和《焦作市城市近期建设规划(2011~2015)》已编制完成。

  焦作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载体,全市投入资金41.5亿元,开工建设社区67个,建设住宅楼473栋、住房18424套,建筑面积264.42万平方米,已腾出土地3927.7亩。

  为切实改善市民出行条件,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民生工程,我市对城区76条背街小巷进行集中整治,通过完善综合交通体系、积极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实施城乡建设三年大提升行动计划,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

  作为全国著名粮食高产区的焦作,如何走出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科学发展之路?

  今年年初以来,焦作强化新型农业现代化基础作用,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加快农业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组织化、集约化发展,着力打造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广泛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全年粮食生产实现十连增,创造了多项粮食高产全国纪录,全市小麦种子销售范围辐射8省106县。怀药、蔬菜、水果、食用菌等特色经济作物以四分之一强的面积获取了大于60%的效益,成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700余家,9大农业产业化集群实现销售收入299.6亿元、利税43.9亿元。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228家,总数达3016家。农机装备水平不断提升,农机总量达64万台,亩均动力达1.43千瓦,亩均动力居全省第一;主要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达到88%,在全省率先实现主要粮食生产机械化。

  经济转型,落脚点在于成果共享、改善民生。焦作深入推进公共财政改革,财政支出更多地向民生倾斜,四权分离,并有效制衡。在全省率先把改革推向所属六县市:全民医保、实行基本药物制度、新农合总额预付、按病种付费、药品零差率销售、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医疗机构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等,覆盖全民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基本建立。20家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整体推进,累计零差率销售药品2.7亿元,让利群众5220万元,“先住院、后结算”服务模式惠及1.7万名群众。

  截至目前,全市民生支出72.8亿元,同比增长17.2%;十项重点民生工程顺利推进,16503套保障性住房全部开工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开工24个、竣工8个;城镇新增就业5.73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97万人。80岁以上老人每月可领到敬老补贴,补贴标准居全省首位。

  (八)眼界高时无物碍,心源开处有波清。

  十八大把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并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其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

  对焦作来讲,强力推进经济转型示范市建设,就是要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更多依靠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更多依靠节约资源和循环经济推动,更多依靠城乡区域发展协调互动,不断增强长期发展后劲。

  11月21日,市委召开全委(扩大)会议,传达党的十八大精神和省委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并指出,要自信自觉,一以贯之推进中原崛起;要清醒坚定,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持续提升,探索走好“三化”协调路子。

  我市实施转型升级、全面推进“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关键时期,恰逢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我们要把握住十八大精神实质,更加自觉地推动科学发展,积极对接,抓好落实,以转型促发展,以转型增实力,着力打造美丽焦作。

  (九)行百里者半九十。转型示范,让我们看到了焦作的光明未来;转型示范,让我们看到了焦作的无限希望。焦作的经济转型,在进行,在持续,在提升。焦作的经济转型,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市人民坚韧不拔、坚持不懈、不断创新、扎扎实实地做下去。长此以往,建设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的目标一定能在怀川大地变为现实!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