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办事真方便呀!卫生局向社会公开了局长办公电话,群众对医疗服务有看法或想咨询政策,打一个电话就可以了,工作人员服务态度特别好,办事效率也高了!”12月12日上午,龙源镇任徐店第二卫生室,正在办理参合手续的村民陈小顺对笔者说。
今年6月份,县卫生局向社会郑重做出“局长办公电话无障碍”服务承诺,群众可随时打电话向局长反映就医中遇到的难题和咨询政策,并在短时间内得到满意回复。卫生局相关股室工作人员接到电话后,及时深入现场处理或给予政策解释,健全受理有记录、处理有依据、结案有小结、走访要深入,结果要公开、事后要回访、群众要满意的“三有四要”制度。“起初,局长办公室每天要接到投诉或政策咨询电话在10多次,尤以政策咨询为主;10-11月份,还没有接到一次电话。”卫生局长常元升说,“自向社会公开局长办公电话以来,共接受群众投诉电话19起,回访率达100%,群众满意率达100%,行业形象得到极大提升。”
9月16日,县卫生局局长办公室接到群众质疑某村卫生室有药品加价的举报电话后,迅速组织合管办、药政股和医政股等相关股室人员奔赴现场展开调查。在调查情况属实的情况下,对该卫生室处以退还患者多收费用、登门向患者道歉和加价出售药品10倍罚款等处理,并对所在地乡卫生院在全县通报批评。“多收了4毛钱,退还的是4块钱。钱是不多,但体现的情系百姓、为民服务的真情”。谈起当时的情况,群众张某还是激动不已。
在县卫生局办公室,笔者看到《武陟县医疗违规行为处罚办法》涉及的违规行为有7种,即挂床住院,冒名顶替、虚假门诊,将不符合补偿规定的疾病或诊疗项目纳入报销范围,不及时上传住院信息,分解住院,让患者自费购买临床路径外目录内有关药品、卫生材料和做各种检验检查、群众举报的其他违规行为等,明确每一项违规行为的认定标准和处罚办法。定点医疗机构因违反新农合规定,受到惩处,一切后果均由定点医疗机构负责,与就诊患者无关。医疗机构停止住院患者补助或强行让不符合出院条件的患者出院,造成患者及其家属上访的,对该定点医疗机构给予次均费用数倍罚款、取消新农合定点资格、对医疗机构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给予严厉处分等。全县5000余名医务人员人人手中都有一份《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和《武陟县医疗违规行为处罚办法》,自觉遵守服务规范的良好风气已经形成。
目前,县卫生局先后发放《告全县父老乡亲书》、《告全县村医书》、《武陟县先住院后付费告知书》等宣传材料54万份,全县13个乡镇17万农户家家都有健康“明白卡”;开展“卫生政策宣讲”35场次,3000名医务人员向社会做出“五想十免”服务承诺,每个医务人员手中都有“制动器”;创新“先住院后付费”服务模式、“住院次均费用级差管理”机制,推行门诊“10元处方”、公共卫生“大篷车”服务举措......医疗行为规范了,医疗费用降低了,医患关系和谐了,医院健康发展了。
西陶镇西陶村村民史小孬说:“我们现在对国家的医改政策特别熟悉,医疗惠农政策件件办到了俺的心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