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孔小海)1月16日,笔者从冯营公司了解到,去年以来,该公司积极探索和推行责任承包到人的井下“安全责任田”制度,实现了安全工作全覆盖和安全管理无死角,促进了矿井安全生产。
为进一步夯实安全基础,冯营公司于去年年初出台了干部分片包保制度,把井下所有作业场所划分成10余个安全责任区,实行安全承包制,公司领导分区联责、职能科室分片督导、基层单位包干负责,使大到工作面、掘进头,小到工作场所的开关、管线,都落实到具体责任人。各安全责任区承包人每周不定期深入分管的“安全责任田”,认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检查质量标准化建设等工作。为了不让“安全责任田”制度流于形式,该公司将“安全责任田”的“收成”好坏与承包人的收入挂钩,制定了严格的考核奖罚制度,并组织专业人员严格验收,凡“安全责任田”达不到安全质量标准化一级水平的,罚单位负责人2000元,职能科室人员连带罚款500元至1000元,并限期整改。
“安全责任田”制度调动了各级领导干部抓安全的积极性。去年6月份,该公司采煤队负责人在自己的“安全责任田”自查时,发现工作面材料、工具摆放混乱,升井后很快加工制作了组合式工具箱、材料架,对材料、工具实行定置化管理,促进了工作面质量标准化建设。去年8月份,该公司掘进队针对24121工作面顶板压力大、导致支护下沉问题,严格按照隐患自查表进行整改和落实,加大了对两巷、顶板的管理力度,采取挑棚的方式,对架好的支护进行二次加固,有效预防了顶板事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