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是春分,焦作手机报的一条养生短信说,春分时节,重在养肝;如何养肝?以肝养肝。其中鸡肝、鸭肝等都是不错的选择。于是下班回家路上,来到一品牌烧鸡连锁店,想买些鸡肝养养人肝。玻璃柜台里正有鸡肝,不多,估摸一斤。店里值班的是一对花甲夫妇,温文尔雅。问多少钱一斤,女老板答10元。价格不贵,本想全要了,又有点犹豫。女老板见状,建议道:少买点,鸡肝天天都有,吃完想吃再来买。遂要半斤,5元钱。要走时,坐在床边看报的男老板抬头含笑:鸡肝要一点一点吃,越嚼越香。
闻听此话,回到家,吃饭时捏一块鸡肝点点咬,细细品,果如男店主所言,越嚼越香。偶尔大吃一口,嚼而寡味,咽时腻嗓,反证老板所言不爽。而且吃了两天,因为家中只有俩人,半斤鸡肝还剩几块——假如买一斤,不知得吃几天,到时候已不新鲜咾。如此看来,下次肯定还得去这家烧鸡店买货。为的是店家能替买家着想,服务周到,买家既不浪费,又吃得鲜美,何乐而不为!假如当时女老板只为自己着想,想尽快把鸡肝卖完了事,撺掇本人买走所有鸡肝,到家几天吃不完,一旦变味,肯定要扔,多花钱又浪费食物,罪莫大焉,怨莫大焉。
生活中,卖家替买家考虑的例子不少。菜场卖菜的,有的知道你家人口少,会劝你一次不要买太多,免得回去吃不完放坏;到饭店,有的老板或服务员会看你的人数多少,劝你点适量的菜,点差不多时,会提醒你可以了,吃吃再说。这样的菜贩、这样的饭店老板,就是替消费者着想,而不是光想着自己早卖完、多赚钱。当然,相反的做法也有:“菜便宜,没多少,都要了吧”。有人经不住诱惑,买一堆回家,结果几天吃不完,烂了只好扔掉。有的饭店老板或服务员,明知道你点的菜吃不了,也不劝阻。假如你能吃不了兜着走,也无所谓,问题是很多人碍于面子,不管盘中剩多少,站起来拍屁股走人,结果白白浪费掉。众多商家中,这两种现象都有。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需要从每个人、每个部门、每个行业做起,需要从点点滴滴做起。单就买卖双方来说,买家要视自己需要,适量消费,避免浪费;卖家要看顾客需要,适量推销,而不要怂恿、撺掇,让顾客头脑一热,过量消费。同时,卖家要尽可能熟悉商品性能、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等,向顾客提出好的建议。总之,能替买家考虑的卖家,更能赢得买家的心,生意自然就好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