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国利 本报通讯员 耍旭祥 付海平
日前,昊华宇航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下发工作简报,决定对处置突发事故的有功人员梁伟、许莉萍分别奖励5000元、1000元,并号召全体员工向他们学习。
事情源于7月6日发生的一起突发事故。当天1时1分,昊华宇航焦作氯碱生产厂区聚氯乙烯一分厂VCM工段当班班长梁伟,正在精馏主控岗位操作时,突然听到一声闷响,随后听到设备发出的尖锐崩裂声和泄压声。梁伟立刻跑到窗口查看情况。夜色中,他发现压缩机厂房外有大量烟雾。于是,他一边安排转化主控帮助监控精馏系统,一边抓起桌上的应急防爆灯跑往现场。约1分钟,梁伟到达压缩机房门口,通过防爆灯发现3#压缩机机身变形,机房内大量氯乙烯气体弥漫,压缩机工业冷却水四处飞溅。
梁伟下意识地冲进压缩机房,仔细查看情况。他发现,3#压缩机机身多处严重崩裂,浓重的氯乙烯气体和冷却循环水正从裂口中冒出,情况非常紧急。他立即关闭了3#压缩机的电源,接着又先后关闭了压缩机东西两侧的氯乙烯出口阀和进口阀,切断了泄漏源。此刻,梁伟稍稍松了口气。但他想到,还有两台压缩机在事故现场运转,必须全部关停,才能彻底消除隐患。梁伟立即喊上压缩岗位的闫灵敏。两人分头操作,约二三分钟后跑出压缩机房。
至此,事故基本得到了有效控制,整个过程用时约7分钟。就在梁伟等处置现场事故时,精馏主控操作工许莉萍以多年准确的判断力和娴熟的业务技术,仅用2分钟时间就进行了转化紧急停车处置。
当许莉萍听到楼下压缩操作工喊压缩机泄漏时,她的第一反应就是立即停车。她当即通知巡检工:开乙炔回流阀,将乙炔切断阀装置由连锁调为解锁;关闭乙炔切断阀门,避免氯乙烯气体继续大量泄漏。同时,她按下了转化与合成紧急停车警铃,向烧碱一分厂合成岗位发出通知,立即停送氯化氢,这有效地控制了事故的蔓延,遏制了更大事故的发生。
在事故发生后,焦作氯碱厂区领导、职能处室人员均在第一时间从家里赶到现场,参与事故处理。经过各级人员的共同努力,当天4时30分,转化系统顺利开车,生产恢复正常。
“氯乙烯是易燃易爆气体,一旦浓度超标,一个火星即能引爆整个压缩机房。况且,压缩机房北边有单体贮槽、聚合反应釜,南边有VCM主控操作室,一旦氯乙烯发生爆炸,后果不堪设想,甚至可能会危及整个焦作氯碱生产厂区。”总经理助理、焦作氯碱厂区负责人刘红星说。
7月8日,压缩机生产厂家来人到昊华宇航聚氯乙烯一分厂VCM工段压缩机房,在查看压缩机机体情况后说:“压缩机突然崩裂这样的严重问题,在其他企业也出现过,并且都发生了爆炸等次生事故。但同样的问题,在昊华宇航却得到了很好的处置,真是了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