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 冬
2012年10月3日对于高峰来说是个终生难忘的日子,那一天发生的事情至今对他还有影响。
高峰是市工商联组宣部部长,今年35岁。去年国庆假期发生的那件事使他的生活起了波澜。那天,高峰陪妻儿到济源市邵源镇小沟背景区游玩,一家人欣赏过山间美景,正要下山时,忽然听到身旁一声惊呼。高峰抬头看到,一个四五岁的男孩突然一脚踩空,身体滑向路边深沟,而男孩的父亲拉了一下没拉住,惊呼一声愣在当场。
离孩子很近的高峰赶忙伸手去拉,人虽然抓住了,但是男孩下落的惯性加上路边土地的松软,使高峰随着小孩一起滑落山坡。
“当时掉下去的时候感觉就像腾云驾雾似的,耳边风声呼呼。幸好沿坡有许多灌木丛阻挡了下坠的力度,要不然结果很难想象啊。”虽然事情过去很久了,但高峰仍心有余悸。
山下的游客听到山坡上传来一声惊呼,然后扑扑通通滚下来两个人,也吓了一跳。他们赶忙把两人移到安全的地方。这时候,高峰和小男孩都处于昏迷状态,游客们赶紧拨打电话报警。
过了不久,高峰苏醒过来,他的妻儿也急匆匆地跑下山来。“小男孩怎么样了?”苏醒后,高峰赶忙问他救的人怎样了。当得知孩子已经被其父亲抱走去急救后,他才安下心来观察自己的伤势。这时,他发现自己右腿扭曲着,盆骨和尾骨处像裂了一样疼痛,腰也使不上劲。
“我醒来后抬头向上看过,山崖上有一棵被撞断的小树,我开始滚落时还抓住小孩子的手,可被树阻挡分开后就再也抓不住任何东西了。”高峰无奈地说,“当时我试图双手撑着站起来,可连坐都坐不起来,而且浑身发冷,疼得厉害。”)在等待了一个多小时后,120急救车拉上高峰,把他送到50多公里外的济源市人民医院进行救治。“当晚输了近3000CC血,幸运的是经过积极抢救,我的生命体征基本稳定了下来。”高峰说,“第二天我就转到焦作进行治疗。”
“在我治疗期间,小男孩的父亲还送来了1万元医疗费,但是被我拒绝了。”高峰说,“小男孩也跌落下来了,也需要钱治疗。”
高峰的行为感动了社会各界人士,赢得了赞誉。他危急时刻舍己救人的先进事迹先后被《焦作晚报》《东方今报》《河南商报》等多家媒体宣传报道。经市工商联申请,高峰的救人之举已被济源市公安局认定为见义勇为行为。
说起这件事,高峰说他并不后悔当时的行动,但遗憾的是没有把小男孩拉上来。高峰说:“通过这件事,我也收获了深厚的友谊,小男孩一家人还不时打电话过来问候我。”
高峰见义勇为的行为以及关键时候表现出来的义举,是他平时助人为乐的积累。如今,高峰仍然未能完全恢复,不能下蹲也不能久站,更不能长距离走路。“我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尽快恢复,好带着儿子一起从事体育运动。”高峰最后说。
(高峰的先进事迹由本报和焦作广播电视台《焦作新闻》《零距离》栏目,《焦作广播电视报》,焦作网共同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