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付凯明 刘 佳
近段时间,“单独二孩”的话题引发网友热议。“单独二孩”何时能实现?到底要不要第二个孩子?这些问题不仅令网友关心,而且给不少家庭出了一道让人纠结的选择题。
据悉,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日前,我省也传出消息,将有望于明年年内实施“单独二孩”政策。本期的《焦作网谈》,我们将和广大网友聊一聊“家有二宝”这些事。
记者调查
首先,让我们看一组数据:据省人口计生委初步统计并组织相关人口专家测算,全省目前约有“单独”夫妻100万对,预计今后一个时期内,每年将会增加15万对“单独”夫妻。2011年年底,我省正式实施“双独”夫妻可生育第二个孩子的政策,比浙江晚开放了26年。然而,全省在两年内“双独”家庭申请二胎生育指标的只有600例。让“双独”和“单独”家庭不得不三思而后生的原因是什么?为何有如此多的家庭选择观望而不采取行动?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网友【清泉石上流】的女儿已经3岁了,她和老公都是独生子女,符合生二胎条件。生育政策放宽的消息出来后,夫妻俩很兴奋,他们想,再生一个既可以满足老人的心愿,孩子也将不再孤单。可该网友坦言:“现在生养一个孩子太不容易了,各种高昂的费用以及养孩子所付出的精力和心血,让我们有些望而却步。”
“奶粉贵、教育贵、买房贵,现在孩子一出生就是‘一贵到底’。前几天给孩子买罐奶粉就花了近200元,而我一个月的工资才2000多元。孩子上学后的花销更大,而且我们夫妻俩还供着房贷和车贷,要是再生一个孩子,恐怕经济条件难以达到。” 网友【一杯清水】说。
网友【小兔】说起生二胎的事很纠结:“现在政策放宽了,但是我和丈夫工作都很忙,孩子由谁照顾是个大问题。父母年纪都大了,再多一个就更忙不过来了。”但是,也有部分网友表示坚决要生育二胎。
网友【美轮美奂】就是其中一个。她的老公是独生子,已有一个儿子的他们,迫切地想再要一个女儿,而且双方老人也都非常支持。该网友说:“趁着现在还年轻,干好工作的同时再要一个孩子,我和老公吃几年苦没什么。”
记者随机对一些网友进行采访时发现,大多数“70后”“80后”网友对于“单独二孩”政策放宽表示支持,但是确定要第二个孩子的家庭并不多,持徘徊观望态度的占相当一部分,理由大多是精力不够、物价过高、担心没人帮忙带孩子。
专家解读
就“单独二孩”的具体政策,记者采访了市人口计生委政策法规科有关负责人。这位负责人告诉记者,河南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河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决定。根据此次修改,河南省规定,夫妻双方均为独生子女,要求生育的,经批准可以生育第二个子女;夫妻双方均为农村居民,夫妻只生育一个女孩,要求生育的,经批准也可以生育第二个子女。
另外,该负责人表示,如今网友热议的“二孩”和“二胎”不一样,“胎”是指胎次,一胎可能有多个小孩,这次开放的是“单独二孩”政策,也就意味着第一胎生育双胞胎或多胞胎的,就不能再生了。当然,如果“单独”家庭第一胎生了一个,第二胎生双胞胎的话,则不算超生。晚婚晚育的妇女,头胎可享受半年的产假,且男方有一个月的陪产假,各种生育津贴、独生子女费等政策都可以享受。但是,如果符合“二胎”生育条件的夫妻生育第二个小孩,女方的产假只有三个月,各种福利政策也不在享受范围之内。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河南省人口计生委于11月底发表公告,我省明年有望实施‘单独二孩’政策。但是,这要结合我省实际情况,请专家进行广泛调查研究,形成方案,然后提交省政府审议论证,论证后到国家卫计委备案,再提交到省人大常委会讨论通过后方能组织实施。目前,我市计生部门也在积极地开展生育意愿调查工作,为此次生育政策的放开作好充分的准备。”该负责人说。
网友热议
网友【懒猫】说:“我是1979年出生的,刚好赶上我国开始实行独生子女政策。现在政策放开了,作为独生子女的我真心想再要一个孩子。”
网友【最爱蛋炒饭】说:“是否要第二个孩子,一定要慎重考虑,这种事情不能盲目跟风。再说,前提是必须符合政策才行。我建议大家三思而后行,这毕竟是一个家庭的大事。”
网友【向左走】说:“实施‘单独二孩’政策有着重要意义,不仅考虑到民意,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而且能改变目前的人口结构,弥补劳动力不足的现状。”